家住穿紫河畔(我与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5-01-04 12:56:26 来源: sp20250104

  湖南常德,枕长江,倚洞庭,挽沅澧二水。我的人生,与常德的穿紫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穿紫河长逾十七公里,是一条奔流千年的古运河,名字取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曾被贬常德,他在《采菱行》中吟诵:“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一作‘鸳’)翔。”取诗中“紫菱”之意,穿紫河因而得名。

  2000年,我如一条渴望远行的小溪流,从澧水河边的县城流淌到穿紫河畔的常德市。我所工作的单位以及租住的小屋都在穿紫河畔。这座城市接纳了来自异乡的我,我却有些犹豫是否“接纳”它,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条穿紫河。

  那时,每一次经过穿紫河,我都会忍不住捂住鼻子。这条在诗歌里如紫菱如锦缎的河流,却漾不起碧波。沿河两线分布着许多排污口,直排河中的污水使得河水变黑变绿,河床越淤越高。水葫芦塞满整个河道,河水发出阵阵腥臭。此外,随着城市扩张,穿紫河多处被填埋,或被围堤成塘,或被掩土为田。

  2015年,全国选取十六座城市试点建设“海绵城市”,常德是其中之一。穿紫河由此发生了改变。曾经密密麻麻覆盖河面的水葫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岸边栽种可以净化水质的芦苇,芦苇下布满了天然滤料、松散石块、渗水管、导流管等生态滤池设备。从泵站提上来的雨污混合水,经过这片生态滤池后,才排入穿紫河。

  改造后的穿紫河,不仅逐渐恢复了自洁功能,还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

  与穿紫河一起变化的,还有常德城的其他水系。无论是有名字的河湖,还是无名字的堰塘,都变得清澈起来。

  2015年,常德市启动常德河街建设,将老常德人记忆中的河街,从沅水边“搬迁”至穿紫河畔,让这座城市拥有了可以承载乡愁的地方。得知河街即将“复活”,画家黄永玉欣然提笔,为自己的出生地题写街名“常德河街”。

  2016年10月,穿紫河畔的常德河街正式开街。

  我带着一卷文字——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来到了常德河街。我看沈从文写在文字里的常德河街,更看常德人写在大地上的常德河街。

  重生的河街上,按史料复建的麻阳会馆、鸳鸯走马楼等建筑气势恢宏,旧时光里的戏院、洋行、会馆、茶楼、客栈一一重现。此外,传统的常德丝弦、桃源刺绣、麻质画等非遗元素,美味的常德米粉、擂茶、桃酥等风味小吃,也一点点植入这条新生的“老街”。

  那些年,我时常站在穿紫河边,看一条河,也看一座城。我觉得,穿紫河是这座城市的眼睛,而我们是穿紫河的眼睛,一起见证历史变迁。

  穿紫河在改变,我的生命之河也选定了流向。我在穿紫河畔买了房,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

  有时,我会乘船赴穿紫河的河流剧场,赶一场灯光实景秀——《常德记忆》。在那里遇见沈从文笔端的常德、黄永玉记忆里的常德。沿着河流漫游,或过廊亭,或遇戏台,或聆听刘海砍樵的传说,或邂逅车胤囊萤的故事,或阅读寻菱七里的典故……穿紫河向我展示着厚重的文化与灵动的形态。

  有时,我会沿河看穿紫河上的桥。十四座桥梁,每座桥都自有风韵。尤其是长胜桥、遇仙桥等九座桥,桥底的“画廊”尤具特色。国内数位艺术家、壁画家将常德的历史典故、人文传说等绘制于桥底,以浮雕、手绘、釉陶等形式呈现,凸显了“历史、人文、乡愁”的主题。桥廊成画廊,船行其间,如行画中。

  有时,我会去河街欣赏非遗文化。木雕传承人潘能辉泊在河边的木船,是我常去的地方。潘能辉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画了出来。这幅长卷展示了湘西北的风光与人文,常德的河街、常德的船,都在画卷里。沈从文的《常德的船》尤其引起潘能辉的兴趣。他根据文章描述,用画笔绘制了四十八艘形态各异的船,“我想着,将这些船一一复活。那时,它们在穿紫河边排开,该是多美的画卷”。如今,他已还原了五艘船,其中一艘成为他的绘画工作室。

  与潘能辉一样,我也把创作的根扎在穿紫河畔。我的生命之河已与穿紫河的波浪汇合,而且再也舍不得分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7日 2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