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9:50:34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福州6月23日电 题:百余年前“洋会所”变展馆:讲述中外友好交往的“鼓岭故事”
作者 叶秋云
夏至时节,早在20世纪初就成为外国人避暑胜地的福州鼓岭又开始引来络绎不绝的游人。连日来,一批美国“鼓岭之友”再上鼓岭,追寻他们祖辈的“鼓岭故事”。
自柳杉王公园出发,沿着鼓岭老街一路前行,到达三宝埕,便找到了鼓岭上最为有名的历史建筑“万国公益社”。这是百余年前福州的“洋会所”。
6月21日,福州鼓岭上百余年前的“洋会所”——万国公益社引人注目。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万国公益社,始建于1914年至1915年,由在鼓岭避暑的外国人筹资建造;1924至1925年,翻新重建,成为当时鼓岭国际社区的活动中心、信息中心、管事机构和政治中心。
万国公益社最初名为鼓岭促进会,也叫鼓岭联盟,当时会员绝大部分是外国人。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人士告诉 中新社 记者,万国公益社,除了是俱乐部,也是早期的“房产中介”,需要租房、购房的人能在此获得最新信息。在鼓岭避暑的外国人,常举办一些文化、体育、商务等交流活动,邀请海外人士参加。
站在万国公益社前的小埕(福州人口中的小广场)阴凉处,看着长着些许青苔的石阶、三米多宽的外廊,习习清风吹在脸上,百余年前外国人在外廊处躺椅上喝着下午茶聊天的惬意与凉爽恍如就在眼前。
万国公益社石屋的墙体用青、黑、白等不同颜色的石头砌成,作为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内设歌舞厅、化妆室、更衣室等,设施非常完善。
经百年风雨洗礼,万国公益社日渐颓败,庭前杂草丛生,但仍一直保留建筑初期的原貌。近年来,当地村民将万国公益社进行改建,建筑失去原有风貌。
时光回溯,1936年,郁达夫曾到万国公益社游览。适逢当地人正在办乡宴,应主家之邀,郁达夫与大家一同品尝了酒菜。“千秋万岁,魂若有灵,我总必再择一个清明的节日,化鹤重来一次,来祝福这些鼓岭山里的居民。”郁达夫笔下的文字足见其为鼓岭风光和人文所倾倒。
2007年,鼓岭的村民们专门为郁达夫修建了一个亭子,名唤“鹤归亭”,似乎等待着郁达夫化成鹤飞回来。鹤归亭现依旧屹立在万国公益社西侧,而亭后一块5吨重的巨石,上刻郁达夫的头像及生卒年表,以及前述的郁达夫笔下文字。
如今,万国公益社已成为“鼓岭故事”展馆,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聆听百余年前中西方人士心心相交的佳话。
“‘鼓岭故事’是世界人民友好交流的故事。”来自缅甸的留学生魏雪参观后感言,自己被这些故事里中国人的友好与善良所打动,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