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护好农村路 群众出行更便捷(深阅读)

发布时间:2024-12-28 05:30:49 来源: sp20241228

  广袤大地,一条条农村公路蜿蜒纵横,串联千家万户,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我国“四好农村路”扎实推进,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60万公里。如何管好护好农村公路,既是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公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当前,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部分农村公路进入集中养护期,现有农村公路路况水平与交通运输流量增加、车型结构变化之间矛盾愈发凸显。”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各地探索了一些新方法,着力破解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管护难题。

  科技赋能,提升管护效率

  打开“智慧路长”应用程序,一边巡查,一边实时上传公路相关信息,形成“有轨迹巡检”记录……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指尖养护”成为农村公路专管员斯郎晋美的工作常态。

  手机屏连着显示屏,这边,公路信息实时上传,百里之外,区交通运输局监管大厅,工作人员能及时在显示大屏上调取画面,并通过分布在急弯、临河和灾害易发路段的监控摄像信息,随时查看重点路段运营情况,第一时间处理相关事件。

  “借助智慧监管平台,不仅实现了农村公路巡查全覆盖和数据共享,还提升了农村公路社会化监管水平。”昌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向吉廷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已安装印有二维码的路长公示牌近千个,扫码即可获知相应公路段的路长及线路信息,从而对路况信息进行实时报送,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建起“智慧档案”,开启“智能检测”。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公路部门在路面信息采集工作中引入病害智能检测系统,凭借图像识别技术,可精准识别路面裂缝、坑槽、断板等常见问题,形成公路“病历”。

  “相较于人工路面巡查,路面病害智能检测系统更加高效、精准,通过安装在巡查车辆上的数据采集器,行驶过程中即可获取路段相关信息,并同步标注路面病害的位置、类型及长度。”海门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自动化检测数据应用到养护决策中,不仅提升了检测准确率,还为农村公路大中修规划和养护资金计划提供了依据。以自动化检测数据为支撑,去年完成县道6.4万米灌缝,路面加铺近2万平方米,大修里程12公里。

  “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农村公路管养效能得到提升。”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已形成460万公里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基础数据,覆盖农村公路建、养、管等全过程,多个省份基于管养业务数据,开展了跨行业跨领域的共管共享应用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公路数据社会化服务能力。

  补齐短板,加强隐患排查

  “连接旧口镇跟村子的新桥建好了,以后出门方便又安全!”见到翻修一新的刘台桥,湖北荆门市钟祥市屈家岭管理区刘台村村民王保柱很期待。

  刘台桥作为出村通道,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不断增加,加上洪涝灾害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被评定为四类危桥。

  “那时候过桥提心吊胆,一到雨季,水就漫过桥面。”王保柱回忆。去年11月,刘台桥重建工程启动,经过数月施工,全长126米、宽7.5米的新桥于今年6月顺利建成通行,惠及两地5万多人。

  “刘台桥是荆门市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的最后一座桥梁,至此,全市204座危桥改造项目全部完工。”荆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近年来荆门市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推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确保道路安全,既要补短板,更要建机制。

  在福建,全省平均每30公里配备一名乡村道路专管员,实现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的网格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漳州市长泰区交通运输局创新机制,让专管员成为“公交体验官”,以乘客视角同公交车司机一起为道路“体检”,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为农村公路系上“安全带”。

  “通过加强农村公路及桥梁隧道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重点路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10年来,我国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5.8万座、安防工程123万公里、修复性养护工程213.6万公里。

  完善机制,促进群众增收

  “以前这条水泥路只有3.5米宽,施工后将拓宽至4.5米,会车再也不愁了。”四川广安市石笋镇将军村党总支副书记何守春说,经过一个多月施工,今年5月,这条长3.6公里的农村路已完成拓宽改造。

  今年初,将军村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420万元,建设工期10个月,将新建和改建公路6.1公里,新建渠带路700米,维修山坪塘3口,改善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居环境1处。”何守春说。

  实施以工代赈,不仅改善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通过采用“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石笋镇仅将军村和山峰村两个村就可为160余名群众提供务工机会,并通过“一卡通”发放劳务报酬16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还将为两个村的困难群众设置公益性岗位6个,预计每人每年发放工资6000元。”广安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行“路长制”,实现了全国有农村公路管理任务的县级行政单位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国县、乡、村三级“路长”总人数达到67.8万。同时,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共设置农村公路就业岗位85.4万个。

  “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力度,是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督导各地加大以工代赈推广力度,统筹用好农村公路管护领域的公益性岗位,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5日 0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