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色木制工艺品百花齐放 一雕一琢尽显匠人传承

发布时间:2024-11-27 20:31:04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济南10月13日电(王采怡)制作精美的木梳、种类繁多的木旋玩具、精雕细刻的核雕、刀法流畅遒劲的木雕……山东各地木制品工艺人,在刀具的旋、雕、削中,将一块块木头“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美轮美奂的特色木制工艺品,一雕一琢尽显匠人传承。

  青梅竹马、莲开并蒂、如花美眷……有着“中国木梳第一村”美誉的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木梳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山东手造和非遗传承项目,高榆木梳目前年产量达到5000万把,占中国木梳总产量的70%,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当地合作社建设木梳生产车间3000多平方米,包括木梳开齿区、打磨区、激光切割区等8个不同功能区,开发出生肖、龙凤、祥云等30多种新样式,木梳制作“老手艺”不断焕发新生机。

种类丰富的高榆木梳。丁大伟 摄

  木旋玩具又称“耍货”,起源于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旋玩具的技艺。

  “传统工艺要想在当今社会浴火重生,必须跟上时代要求。”郯城木旋玩具第十九代传承人樊森把老样式、老材料、老工艺进行大胆创新,推出卡通玩偶、场景积木、木牛流马等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刀兵、人物、植物十大系列500多种品类。除了樊森自己研发的木旋玩具,一些与国外艺术相结合的创意设计也备受年轻人喜欢。

  同样是木旋,来自菏泽市成武县的成武木旋选取质地坚硬的木材制作而成。木旋成品主要是生活器具、艺术装饰品等,既实用又美观。“成武木旋”第十六代传承人胡雨斌熟练掌握木旋制作技巧,在传统的自然主义以及写实主义风格基础上,融合了抽象艺术、雕塑技法、浮雕技法等元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成器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质地玲珑剔透,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在潍坊市安丘市核雕艺人马启德的工作室里,花鸟鱼虫、人物肖像等各种核雕作品栩栩如生、琳琅满目。一枚枚被人们弃掉的桃核,经过马启德一番雕刻,就成为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启德的核雕无论是人物、楼阁、山水,都是精雕细刻,刀法多变,简古流畅。“这小小核雕,内涵丰富、别有洞天,是在方寸之间演绎人间万象的民族工艺。”马启德介绍说。

“邹家木雕”作品。莱芜区委宣传部供图

  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街道西邹村的“邹家木雕”源自清代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刀法流畅遒劲、朴素浑厚,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从业30多年的“邹家木雕”传承人邹庆泮研究出一种有色硬木皮雕技法。所谓皮雕,就是根据硬木的表皮颜色和深度,随机进行雕刻的一种方法。“因为每段硬木的粗细、材质、颜色不一样,在创作中没有固定模板,因材下刀,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各类奇形怪状的木材经由邹庆泮的雕琢被赋予新的生命。

  临沂市沂水县的沂水古琴造型古朴典雅,音色含蓄宽松。一把古琴从选料到制作完成,要经过200多道工序。“首先通过审音选择木材,然后进行面板出形、凿空内腔等,琴面制作需精细雕琢,后将古琴底板和面板进行合音,再反复几十次上漆、调色,最终才能制成一把好琴。”刘召金是万千琴师中的一名,他认为,在中华文化中,古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乐器,是国乐中的精粹。

刘召金正在制作沂水古琴。时晓华 摄

  走进德州市庆云县庆云镇张桃符村“桃韵飘香”桃木工艺厂,记者看到工人手扶桃木专心雕刻,不一会儿,一个“吴钟八极拳书签”的桃符初具雏形。“后期我们还会进行抛光、除尘、打蜡、上油等程序,成品做工精良、雕刻细腻,很受欢迎。”庆云县桃符工艺品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秀明说,当地深挖“桃符文化”,建起“桃韵飘香”桃木工艺品厂,同时探索“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将传统的手工技艺发展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文化产业。

  聊城市茌平区的木板烙画,不施加任何颜料,采用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木板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与烙画技术融为一体。“目前烙画工具不断创新,材料也更加广泛,有木板、葫芦、宣纸、丝绢、布、竹等。”木板烙画传承人朱立海介绍说,木板烙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当地还成立了工艺厂,将木板烙画作为主要商品进行加工生产。

  近日,枣庄市市中区中心街街道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刘海朋带着一件刚完成的葫芦雕刻作品《红梅赞》,为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讲解课。他介绍说,葫芦雕刻作为一项民间美术,主要采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涂以松墨,令其线条明晰。“葫芦雕刻绘画技艺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非遗技艺,我希望把它传承下去。”刘海朋表示。

孙海朋正在进行葫芦雕刻。赵丹 摄

  走进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工艺美术厂,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雕刻工艺品,雕刻师王喜军正在检验刚刚完成的雕刻作品。“我从2005年开始学习雕刻,目前已经从业18年了。作品从单一的木雕灯饰,到现在的仿古砖雕、木雕、古建园林雕塑等系列,种类越来越丰富。”王喜军说,他的雕刻作品主要销往河南、安徽及周边城市,此外,他还带动周围民众30多人就业。(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