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仅剩7只到破万 朱鹮种群有效摆脱濒危局面

发布时间:2025-01-11 01:36:10 来源: sp20250111

  11月2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朱鹮保护陕西方案》。根据最新朱鹮秋季调查统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种群数量成功突破万只大关。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由于种种原因,朱鹮在日本、韩国、朝鲜等多个国家相继灭绝。

  1981年,在陕西秦岭深处的汉中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多年的持续保护,朱鹮种群数量得到有效复壮。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全球数量最大的野生朱鹮种群。8月初开始,保护区开展了今年的野生朱鹮种群“秋季调查”。

  据统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种群数量已经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11000多只。其中陕西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737只。朱鹮的栖息地面积也由最初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6万平方公里。数量增长的同时,朱鹮种群“老中青”年龄结构呈现幼鸟、成鸟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的“倒金字塔型”,雌雄性比也趋近1∶1。

  陕西累计野化放归朱鹮560只

  从最初的孤羽七只,到如今万只翱翔。40多年来,朱鹮种群不断复壮,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国内朱鹮保护专家,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表示:护、育、放“三字经”对应着朱鹮种群“就地保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三道难关,这也是朱鹮种群突破万只,得以复壮的关键。

  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繁育中心里,依山而建的大网笼有8000多平方米,里面有湿地,有树木,完全模拟野外环境,50多只人工饲养的朱鹮在这里进行自我觅食、繁育等生存训练。半年后环境适应力更强的朱鹮会成为野化放飞的备选种源。

  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朱鹮保护陕西方案》显示,40多年来,朱鹮保护历经了“发现”“抢救”“繁衍”“壮大”四个阶段。1981年到1991年,属于就地保护阶段。根据保护区统计,10年间,朱鹮种群从7只缓慢增长,稳定在20只以内。20世纪90年代开始,陕西开始了朱鹮的人工繁育研究,到2000年左右,朱鹮的种群增长到了200只。此后20年间,随着野生朱鹮保护工作的加强和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的开展,朱鹮种群数量猛增到5000只以上。近三年来,朱鹮数量累计又增加了2000多只。

  为了让朱鹮种群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降低环境变化对物种生存的风险,从2007年开始,陕西开始分步骤把秦岭南麓的朱鹮向秦岭北麓以及全国多地扩散。今年,陕西榆林高寒地区,也成功引入了朱鹮种源。目前,陕西已累计野化放归朱鹮560只。向外输出朱鹮种源158只,帮助河南、浙江,山东等地以及日本、韩国建立人工种群基地20余处。朱鹮历史分布地正在加速恢复。(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陈武 刘海涛)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