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4:21:40 来源: sp20241130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原题:中国经济韧性最新冲击波 美国的智库开始对美媒误读中国发展提出警告,指出“中国仍在崛起,不要低估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最新一期美国《外交事务》登载的经济专家拉迪的重头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强劲,民企投资上升,民间消费增加,人民币购买力强。美国通胀很高,中国物价平稳。用购买力平价指数来计算,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其实胜过美国,不能被低估。截至2023年底,中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1.24亿户,雇用员工近3亿人,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劲的动力。
拉迪是美国中国问题专家。他肯定不满这一两年以来,美英几家主流媒体唱衰中国,却充满矛盾。但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对这些西方媒体打脸,今年头三个月中国出口贸易强劲。在美欧,中国电商Temu、希音都是App下载量的前三,背后是中国产业链的数字化力量,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竞争力,也让深受通胀之苦的美国民众非常欢迎。“中国制造”成为美国底层社会和中产的刚需。
但中国高端制造的出现,让美国接受不了。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以高度性价比,碾压美国产品。美国财长耶伦称中国“产能过剩”成国际笑柄,因为这种说法违反经济学比较优势原则,也违反世贸组织的自由竞争原则。这是典型的“忽悠经济学”。
美国真正在乎的是中国高端制造会更上层楼,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让美国日趋落后,严重打击美国国力。但这是零和博弈思维。美国开始有很多反思声音,指出美国这样的经济围堵模式难以为继,最后反而会让自己无法善用中国创新产品。就以“新三样”来说,中国发展已领先,美国却无法放下身段学习,最后反而拖慢美国发展,让美国民众权益受损。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能克服困难,在于强大韧性,源于国企和民企的两翼推动,并有长期规划。比如中国电网西电东送,加上全国交通大动脉和如微血管般的乡镇公路四通八达,让汽车业火爆、物流畅通。在全国修建的充电桩刺激电动汽车井喷式发展。反观美国,拜登政府2021年承诺到2030年在美建成50万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但过去两年多来,只建成不到40个充电桩。
这是中国又在崛起的冲击波,让美国政客不知所措,还是打“反中牌”。但美国智库开始出现清醒声音,认为盲目“反中”反而害了美国,损害美国长远国家利益。中国经济崛起在于国家强大的竞争力,以及民企与国企结合的最佳效应,而美国只是耽于金融炒作、华尔街繁荣,因高通胀出现中产缩小,贫富日趋悬殊,无家可归者猛增,吸毒过量导致去年近11万人死亡……这些都显示美国政治模式的崩坏。中国崛起的最新版本,成为美国无法绕开的挑战。(作者 笔锋)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