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6:45:34 来源: sp20241126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8日电 题:“我为祖国当卫士”——新时代兵团戍边人物群像扫描
新华社记者何军、高晗、张啸诚
扎根天山下,守边且屯田。70年间,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像界碑一样守在祖国西北的边境线上。他们中有与妻子携手戍边32年的朱国利、父子接力戍边的赛力克·库马别克、戍边新力量00后温童瑶。几十年来,他们默默地在严寒中前行,在烈日下跋涉,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边境线,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守卫边疆的赞歌。
夫妻哨兵携手戍边32年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立在房前头,庄稼种在河边旁,边境线上牧牛羊。我家住在大风口,界河就在脚下头,国旗飘在房上头,守家卫国记心头。”这是乔老克民兵哨所的《守边歌》。这首歌词被张贴在哨所的醒目位置,每天清晨,护边员朱国利都会哼唱着开始一天的巡边。
国庆前夕,记者来到兵团第四师63团乔老克民兵哨所,远远就看见了朱国利。
呈口袋状的伊犁河谷最西侧,有一条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霍尔果斯河,乔老克民兵哨所便位于此处。1993年,22岁的朱国利和妻子王利来到界河边,开始了一边耕作放牧、一边戍边的生活。由于哨所与住处较远,夫妻俩索性直接在哨所附近挖了一个地窝子住下了。
乔老克民兵哨所巡防区域长约17公里。朱国利回忆,最难的是冬季巡逻,外面零下30多摄氏度,巡边结束出的汗都粘在了衣服上,结成了厚重的“冰铠甲”。夏季巡逻要穿戴闷热的防蚊虫护具,身体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不停出汗,“巡边就像是在洗澡”。
2003年,63团新修建了哨所,有了标准的执勤房和巡逻公路,还配备了巡逻车。30多年来,朱国利几乎没有离开过哨所,“离开哨所,心里放心不下”。
上阵还需父子兵
从兵团第五师88团向西,汽车一路爬坡,海拔很快从500米上升到2600米,沿途积雪未融、鲜有人迹。路的尽头是中哈边境线,这里有一座享有“西部民兵第一哨”盛誉的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护边员赛力克·库马别克就工作在这里。
卡昝,哈萨克语意为“锅底”。哨所地处阿拉套山深处,平均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当地素有“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的说法。
当地人常说:阿拉套山上没有大树,但有护边员站成的“林”。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常年在外戍边,赛力克·库马别克的脸庞呈现古铜色,他笑称“这是我的戍边勋章”。
从刚学会走路开始,赛力克·库马别克就跟随父亲巡边。1983年,父亲带着全家来到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一边看管草场,一边担负辖区的边境巡逻任务。长大后,赛力克·库马别克也加入父亲巡边的队伍,成为父亲的“战友”。2006年11月,父亲去世前,他把马鞭交到赛力克·库马别克的手上,意味着护边使命的传承。
赛力克·库马别克所在哨所的责任区域涵盖3条沟壑,这些沟壑皆位于山口边界线的咽喉要道。多年的戍边经历,赛力克·库马别克早已成为边境线上的“活地图”。
近年来,哨所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赛力克·库马别克和战友们也坐上了巡逻车。行走在边境线上,他总能想起父亲的话:“这是咱们的国土,我们必须守护好。”
接过戍边接力棒
在祖国西部千里边境线上,戍边后继有人。如今,更多年轻人选择加入兵团,成为新时代戍边人。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中哈边境线上,有一个光荣的民兵班,戍守在这里的是一群00后的“女娃娃”,她们是驻扎在第九师161团6连“孙龙珍民兵班”的女民兵。
“孙龙珍民兵班”的命名,源自一位英勇的先辈——民兵孙龙珍。19岁的江苏女孩孙龙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在巴尔鲁克山屯垦戍边。1969年6月10日,怀有身孕的民兵孙龙珍在一次边防战斗中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孙龙珍牺牲后,她生前所在的民兵班被命名为“孙龙珍民兵班”。之后,一代代年轻的女民兵扎根边疆,忠实履行着戍守边防的使命。
24岁的温童瑶是孙龙珍民兵班第20任班长。她告诉记者,民兵班从1962年建班至今经历了三代人,先后有120名女青年在此接受锻炼培养,现在的民兵班有15位女民兵,大多数都是00后。
现任孙龙珍民兵班副班长的徐静是出生在兵团的第三代人。她说:“我们这些在国境线上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听过孙龙珍烈士的故事,为祖国戍守边疆是我们的理想。”
温童瑶说:“保卫国土对于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我们接过了前辈戍边的接力棒,就一定会继续传承戍边精神,为祖国守护好边境线。”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