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8:21:05 来源: sp20241224
“行进中国”调研行
高山峡谷追“新”记
人民网“行进中国”湖北调研采访团
编者按
在“行”中,看见“进”的中国。今年5月,人民网启动“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340名年轻记者,耗时2个月,走访31个省区市的111座城市,前往500余个基层一线点位深入采访,“即采即发”“边采边发”,推出融媒体作品600余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11亿。
即日起,人民网分“创新中国”“品牌中国”“投资中国”“活力中国”4个主题,陆续推出“行进中国”调研行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展现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三峡大坝库首,群山连绵,夏橙挂满枝头。
一架架无人机垂直升空,运送橙子从山上直达山底。山谷里“飞”来新科技,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高山峡谷出平湖。湖北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挥人才优势,一批“创新谷”拔节生长,大力推动由“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由“1到N”的产业化应用,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智慧车上新,聚业成谷
路特斯工厂焊接车间的全自动生产设备。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机器人进厂“打螺丝”,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提速增效,武汉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里,焊装车间整体自动化率达98%以上。
在岚图汽车生产车间,4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每118秒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从智能流水线诞生。
被称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路特斯、东风猛士、岚图汽车等车企工厂林立。13公里的东风大道,串起四周2万多家企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
“聪明的车”驰骋,“智慧的路”通达。
最近,无人驾驶出租车成为当地游客的热门打卡项目。
手机下单后,一辆无人驾驶车很快行驶到面前。输入密码上车,点击屏幕确认行程后,方向盘随即自行转动,车辆稳稳汇入车流之中。
“比有多年驾龄的司机还会开车,高精度自动驾驶,未来已来。”来自上海的游客陈思思兴奋地拉着同学,把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公交车、空轨等体验了个遍。
中国光谷行驶中的空轨。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近年来,武汉加快打造“自动驾驶第一城”,实现了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多个创新突破。目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第一。
左有车谷,右有光谷。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日显雏形。“双谷联动”,为汽车产业全方位赋能、赋智、赋值。
汽车装上“中国芯”。东风公司、中国信科、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建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3款车规级芯片成功流片,填补国内空白。
“光谷、车谷发挥产业和创新优势,携手找准供需对接契合点,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必将激发‘1+1>2’的协同发展效能。”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说。
眼下,“光车双谷”正串联起一个个城市群、产业群。武汉、襄阳、十堰、随州等组成汽车产业集群,“以车为媒”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中打造出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全新产业集群。
促成果转化,以用为导
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湖北奋力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如何让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
湖北的回答是:以“用”为导向,打造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湖北加紧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聚焦优势领域成立10家湖北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已成为集聚技术、资本、人才、产业的重要平台。
在光谷实验室的实验间里,智能光电气体传感微系统项目负责人易飞正带领学生,给新到的机械狗装上“光子鼻”。项目团队通过研究光学气体传感,突破了空间受限微环境中的低浓度复杂成分气体检测技术。
光谷实验室内,易飞带领学生给机械狗装上“光子鼻”。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在科技领域,从0到1,代表着研发突破;从1到10,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从10到100,则代表着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许多初创企业倒在这里。”易飞将其比喻为“死亡峡谷”。
“高校科研项目在原始创新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而光谷实验室则为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来跨越科创的‘死亡峡谷’。”易飞说,光谷实验室让更多止步于1的科研成果,有了到10乃至100的可能。
湖北加快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政府“跨前一步”,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走进湖北九峰山实验室,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科研人员身着无尘服,忙着化合物半导体研发、测试与检测。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共、开放、中立、共享的科研平台。如今,有上百个项目在此同时运转。
九峰山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开放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与产业链各龙头企业通力合作,以“用”为导向,布局开发共性技术,推进国产半导体材料、设备的验证工作,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
从九峰山实验室到江城实验室,从东湖实验室到三峡实验室,从光谷实验室到隆中实验室……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聚链成群,科研成果转化地加快形成。
目前,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均实现两年翻番。
山谷里的风,跨海越洋
岚图生产车间,汽车整车焊接全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如何让创新产品走出去?湖北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阿塞拜疆,里海沿岸,正在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人头攒动。东风汽车在现场宣布,旗下岚图和猛士两大品牌正式进入该国。
两周前,位于湖北襄阳的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新能源汽车)场地,几位来自中东的官员受邀前来现场观摩中东市场车型认证测试。
“过去5年,我们实现了一年出一款车的速度,我们有信心能够走向欧洲、走向全球,把我们中国的汽车也打造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岚图汽车CEO卢放说。
“‘岚’字,寓意山谷里的风。”岚图汽车相关负责人谈到。而今,这阵风跨海越洋,新能源汽车出海成绩斐然。
沿着武汉东风大道向北20余公里外,一列装载着100台东风岚图新能源车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驶出,发往欧洲。
人民网记者在中欧班列(武汉)采访。人民网 皇甫万里摄“从2022年的第一列50柜100辆车,到去年发展到1.2万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湖北造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武汉)出海。”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袁琼介绍。
为助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协同出海,武汉经开区今年以来持续发力:车辆不出园区就能完成检测,拿到“出海证”;综合保税区贯通整车出口通道,“车谷造”汽车出海更畅通;布局引进的湖北长江车百链汽车供应链平台牵线促成多个亿元大单……
站在武汉阳逻港眺望,江水浩荡,舟楫如织。龙门吊、桥吊起落不停,集装箱堆垛成“山”,重型货柜车穿梭其间。
作为中国首个获批对外开放的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空地之间的“群起群降”和“夜至朝发”,每天都会在此上演。
湖北,正不断畅通连接全国、通达世界的“大动脉”,以新的开放平台融入全球。越来越多的“湖北制造”从高山峡谷走出,乘风破浪、奔赴万里,书写新时代九州通衢的故事。(唐维红、申亚欣、荣先明、周雯、李源、郭婷婷、王郭骥、皇甫万里、许峥)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