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4:12:00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社 呼和浩特2月1日电 题:“麻糖村”打响新名号
中新社 记者 张玮
2月1日是中国北方小年的前一天,赵玉成、赵利平父子俩正在“最后的忙碌”。他们所在的黑城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是中国著名的“麻糖村”,起源于明代的麻糖制作工艺已在这里流传了数百年。
进入腊月,“黑城麻糖”进入生产销售旺季。乌力更 摄其实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自清雍正年间起,每年腊月二十三,皇帝都会在坤宁宫祭神祭天,后为节省开支,便将本在腊月二十四的祭祀灶王爷改为腊月二十三同日进行,也引得清朝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将腊月二十三作为小年。久而久之,离政治中心较近的中国北方地区小年逐渐演变为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地区则更多依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
“小年是灶神爷向玉帝汇报工作的日子,把麻糖献供给灶王爷,让他多多美言,期盼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托克托县民众戴云鲜一边准备供品,一边给4岁的女儿讲着麻糖祭灶的传说。
地处东山脚下的黑城,是明代古城镇虏卫遗址所在地。百年来,这块肥沃的土地盛产黍子、莜麦、谷子、马铃薯等农作物,给麻糖提供了充足的制作原料。
据赵玉成介绍,黑城人做麻糖只用黄米和麦芽两种原料,这样做出的糖才甜、酥、脆,粘嘴不粘牙,原汁原味。
赵玉成正在制作北方小年家家户户需要的祭灶糖。乌力更 摄年近七旬的赵玉成已是“麻三代”。每年11月份开始,当地就进入麻糖制作的忙冬时节。麻糖做工讲究,程序复杂,温度要求高,需从泡米、蒸米、搅拌,到发酵、熬糖、拉糖,经近10道工序才能完成。
泡米需要8至10小时,然后将前一晚泡好的米上锅蒸40分钟左右,再将提前泡好的麦芽和黄米混合搅拌、充分接触,以便发酵。“搅拌好的黄米要放在用泥裹着的发酵缸里发酵4小时左右,才能流出糖水。”发酵缸旁边两口直径2米的锅里,发酵出来的糖水正冒着泡,屋子里热气蒸腾。赵玉成不断翻看着糖水颜色的变化,生怕错过出锅的最佳时间。
大约2小时后,糖水被熬制成棕红色的糖糕,当地人称之为“红心”,“红心”要放在大锅里冷却七八个小时,才能进入拉糖环节。
“现在可以用机器拉糖,但父亲坚持让我学会手工拉,他说手工拉出来的糖口感更好。”赵利平将冷却好的“红心”端进屋内,他说,拉糖是技术与体力的一次“梦幻联动”,“需要力量,但不能使大劲儿,要不然糖糕不是散了就是断了”。
20多斤的糖糕翻腾在赵玉成父子俩的一揽一甩之间,反复三四十次后,糖色由棕红变成金黄再到乳白,最终丝滑无比。
年近七旬的赵玉成仍坚持手工拉糖。乌力更 摄赵玉成将拉好的糖团放在砧板上,在老伴儿的配合下,进行分剂、分隔、冷却、装箱。“像这样的手工操作,每天能生产170斤左右的麻糖,订单最多时,我们就要临时雇工,十几个工人同时生产才能保障按时按质供应。”赵利平的妻子冯亚楠告诉记者。
据黑城村党支部书记白玉林介绍,曾经的“黑城麻糖”因手工作坊生产、季节性强,一年只产3个月,更没形成产业链。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十多户村民成立了“黑城麻糖”专业合作社,并注册商标,销售对象从周边地区扩展到全国多地。
“有了自己的商标,合作社从最初的年销售额20万元人民币左右,到2019年达到200多万元(人民币)。”“黑城麻糖”手工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明在告诉记者,他的徒弟中已有不少人都创业开了糖房,很多糖户通过现场直播做糖的过程,更打响了“黑城麻糖”的名号。
去年底,冯亚楠注册的糖业公司顺利拿到营业执照,办公区、生产车间、冷却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如果这个产业发展起来,还能带动当地不少农户再就业”。冯亚楠规划起新年的生意,“可以做一些便于携带的团糖、粘牙糖、印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棒棒糖,端午节吃粽子沾的糖稀……”她说,2024年要推出文创美食,填补麻糖生产淡季的销售空白。(完)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