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3:51:42 来源: sp20241224
在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总有参观者拿着望远镜,隔得远远地仔细端详。“想看到兵马俑上古人留下的指纹”,有人这么说。
兵马俑上,的确留有制作者的指纹。在秦陵百戏俑坑的28号仰卧俑腹部彩绘表面,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枚指纹痕迹。不仅仅是兵马俑,河南渑池一处仰韶文化遗址中,一块距今约5000年的陶缸残片上,也曾发现清晰的指纹。也不仅仅是指纹,不少汉唐砖上,还有砖匠用以“签字画押”的掌印。给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摄影师赵震,曾如此描述他见到一尊兵马俑唇边指纹时的震撼:“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时间已经消失了。”
穿越时空的指纹,何以打动人心?工匠制作时可能并未多想,而时间已于不经意间被陶土固定,留下千年不灭的密纹,在岁月深处回荡微声。瞬间与永恒,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指纹中交叠。如此微小脆弱,却也能跨越千年,纤小细节中更显人类创造的力量。当我们在光阴流转后与之相遇,似乎仍能感受到陶土的柔软与坚韧,感受到手指的力度与触感,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劳作的愉悦与艰辛。以指纹为中介,我们与更远的时间、更多的人相连。
小小指纹引发的共鸣,也有着宏阔的历史背景。纵观人类文明史,唯一“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就是中华文明。我们之所以心有戚戚,正是因为我们共同啜饮着这条文化水流、共同站立在这片文化大地,为共同的甘泉所滋养,也汇入同一条长河厚重深沉的潜流。从这个角度看,指纹不曾消失,留下指纹的先人,也从来未曾远离。
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不仅是语言文字、典章器物、文学艺术,也是生于兹、长于兹,劳作于兹、歌哭于兹的无数普通人。他们是受文化化育之人,也是创造文化之人。一代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守护、传承、发展,构成了中华文明最深厚最广袤的地基。古文化遗址中的谷物、畜骨,边关将士书于竹简的家信、账簿,砖石上匠人的物勒工名,沉船中水手的锅碗碟壶……这些最日常、最普通的东西,折射无数人在漫长岁月中的日用常行,如点点星光构成了文明灿烂的星河。工匠无心留下指纹,后人却从中看到文明经久不息的脉动、民族瓜瓞绵绵的传承。
在考古学中,有一种“微痕分析”:用显微镜细细观察器物被制造、使用时留下的痕迹。比如远古石器,若微痕多为纵向,则为砍凿之用;若是横纹为主,则是切割之用。可以说,文物作为器物,其密码远不止在外观。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博物馆热、文物热,那些“网红”展览、“明星”文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是悉心体会时间深处、岁月远处的回响,对历史抱持一份“理解之同情”。有考古学者曾说,博物馆展品里的杯子从来不会盛茶,但研究那个杯子时一定要想到茶。或许,我们普通人在欣赏文物时,同样可以把器物还原到它的历史语境中,学习更好地通过文物与历史、与文化对话。
一枚指纹,穿越古今,留下历史的印痕,也留下文化的密码。这其中,有一种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激励我们向着未来前行。筑牢共通的文化情感,守住共同的历史记忆,我们才能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别开生面、辉光日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31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