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通过“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权”

发布时间:2024-11-24 19:47:56 来源: sp20241124

  “如果不使用美元,那么与美国做生意就将面临100%的关税。”在9月7日的一次演讲中,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表示,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就“去美元化”的议题展开了讨论。特朗普强调,一旦当选,他将致力于保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不变。

  然而,鉴于美国可能将美元作为政治工具或武器使用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替代方案,在国际贸易中寻求使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结算。多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学者指出,尽管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被动摇,但地缘政治因素无疑会影响到其他各国使用美元的意愿。美国在未来如何运用其金融制裁手段,以及美元本身的稳定性和持有风险,都会对其霸主地位产生深远影响。采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还能促进自主发展和地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去美元化”作为一种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全球南方”国家努力摆脱“美元依赖”

  自二战以来,美元在全球货币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国际金融秩序的核心,这一局面延续至今。然而,近期观察显示,在全球贸易结算中,非美元货币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步上升。根据俄新社7月份的数据,全球接近一半的国家已经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美元的抵制态度,自今年初以来,又有6个国家加入了“去美元化”的行列。

  作为金砖成员国,阿联酋和印度都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印度是阿联酋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阿联酋则是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自今年1月起已经开始使用各自的本币进行直接贸易。阿联酋《海湾时报》报道称,印度正积极推动当地银行使用阿联酋迪拉姆或印度卢比,以促进两国间的贸易结算。

  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也在尝试在其跨境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今年5月,泰国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和泰国银行关于促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而在8月,越南与中国也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推进两国间本币结算、本币互换及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

  据马来西亚《联合日报》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最近表示支持马来西亚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使用本国货币,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已经同意扩大两国货币的使用范围。越通社分析认为,东盟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使用本币,是为了防范地缘政治、经济及金融变化带来的风险,并促进地区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直接合作。

  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美地区,也在试图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玻利维亚最近加入了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并计划加入南共市的“本地货币支付系统”。该系统允许南共市成员国之间使用本币结算双边贸易。今年7月,巴西总统卢拉在玻利维亚举行的商业论坛闭幕式上表示,这一举措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玻利维亚对美元的依赖。

  金融服务和商业顾问机构IBMC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萨吉特·库马尔·P.K.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货币使用的多元化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他补充道,使用本币交易能够保护双边贸易不受地缘政治风险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并帮助双方减少对现有主要储备货币的依赖。

  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美元是美国的经济特权,但对于全球其他地区而言,这却是一种流动性关税。”资产管理公司思睿集团的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分析道,特朗普的竞选承诺旨在保护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霸权地位,并对那些试图动摇这一地位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

  美国凭借其货币地位长期主导着世界贸易。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汪习根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本应在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美元的霸权化已经使其背离了应有的功能,偏离了国际金融体系设立的初衷,将本应作为公共工具的美元变成了美国推行全球统治和封锁的手段。

  今年6月,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将制裁对象扩展至与俄罗斯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压力。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指出,任何通过美国银行或支付系统的美元交易,都为美国实施制裁或“长臂管辖”提供了便利,使得美国能够冻结受制裁者的资产。

  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随着美元被“武器化”,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对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产生了影响,引发了全球市场对于金融体系调整的担忧。

  汪习根分析认为,美国通过控制美元的发行和利率掌控了全球金融体系,并利用这一优势对特定国家和市场施加经济压力,尤其是针对那些与美国立场相左的国家。这种做法将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金融工具与经济霸权捆绑在一起,使美元成为了美国推行其全球议程的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目前大量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仍然以美元为主导,在短期内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虽难以撼动,但地缘政治因素肯定会影响其他国家使用美元的意愿。美国金融制裁的力度、美元的稳定性及其持有风险,都将对未来美元的主导地位构成影响。美国金融制裁无疑会影响其他国家使用美元的意愿,进而寻求替代方案,因为一旦被列入美国的制裁名单,其利益必将受损。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在地缘政治领域,美元享有“治外法权”。表面上看,美元的强势地位是由美国经济的强大支撑的;但实际上,美元结算体系是在过度刺激的财政政策下运行的,相较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美元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全球输入型通胀的推手。

  爱尔兰“国际银行家”财经新闻网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日益感受到过度依赖美元所带来的弊端,开始将“去美元化”作为一项国家经济政策,积极寻找美元的替代品。这反映出在面对日益加剧的分裂和不断变化的全球叙事时,国际社会正渴望构建一个更为民主的新国际经济秩序,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

  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不可逆转

  “虽然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但这项已经开始的运动是不可逆转的。”法国《费加罗报》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析称 ,国际货币和储备体系正在发生变化,美元在各国央行和政府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逐渐下降。过去20年间,美元影响持续走弱,“非传统储备货币”在数字交易新技术的支持下占比不断攀升,特别是发展良好的开放型经济体的货币,包括澳元、加元、人民币、韩元、新加坡元等。

  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跨境人民币结算在RCEP自贸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在服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展现了更大活力。

  在赵锡军看来,本币结算在跨境贸易中占比持续提高有3个原因:从贸易角度来说,目前许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具有区域性或双边性特点,因此可能会在贸易和投资中更多地采用双边认可的结算方式。从投融资角度来说,近期美元利率较高,使用美元投融资成本也水涨船高,有些企业和机构会选择比美元成本低的货币。从技术角度来说,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等技术的进步扩展了双边贸易渠道,使得去美元化变得更为可行。

  但赵锡军也强调,本币交易须考虑特定因素。如果双方都接受本币交易,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但如果本币市场不成熟,或操作涉及诸多管理障碍如本币出境限制等,可能反而增加交易的难度。

  9月10日,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办。论坛期间,中国与拉美多位专家共同探讨各国平等发展路径,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和武器化。

  汪习根是此次会议的参与者之一。他对记者表示,推进本币使用对区域贸易的货币一体化、推动地区国家的人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推进本币支付有助于维护拉美国家的经济主权,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世界人权宣言》弘扬的国际价值观。其次,推进本币支付有助于构建地区经济和政治共同体,使全体人民能更好地享受公平市场竞争带来的利益,促进拉美地区人民实现其平等自由的发展权利。

  “然而,拉美国家也必须作好准备,防范美国强势干预,包括经济封锁、政治干预甚至军事威胁等,这些手段可能会破坏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汪习根说,如果拉美国家能够团结一致,坚持推动区域一体化和共同体发展,其前景将十分广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