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4:15:10 来源: sp20241105
这段日子,江苏省扬州市沙头镇人民滩村的种植户赵成亿正忙着清理葡萄园,为整枝修剪与施用基肥做准备。
“今年种植的6棚阳光玫瑰,不到一个月就卖完了。收成这么好,多亏了扬州大学的‘土壤医生’。”2020年底,赵成亿租了别人种了五六年的大棚开始种葡萄,办法试了不少,但一直不挂果。正当赵成亿一筹莫展之际,镇上通知请了扬州大学土壤修复的专家钱晓晴来做讲座。
2018年,扬州大学成立公益团队,致力于农田土壤修复。每年,他们都会不定期联合农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下乡帮助中小农户免费解决大棚土壤修复、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等问题。团队成员主要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身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的钱晓晴是指导老师之一。
“大家一般认为,按照标准每年足量施肥,作物就会长得旺,这在大棚种植前三年问题不大。但三年一过,因为大棚缺少雨水淋洗,肥料等随蒸发水移到土壤表层,日渐在表层积累,大家会误以为土地缺肥并加大施肥量,结果就会陷入‘越施肥越不长,越不长越施肥’的怪圈。”讲座上,钱晓晴一边讲解,一边向农户展示案例。赵成亿听着茅塞顿开:“这不跟我家的情况一样?”
“推测是土壤的问题,一会儿请我们的‘土壤医生’过去看看。”在答疑环节,听了赵成亿的情况,钱晓晴说。
当天,一位“土壤医生”来到赵成亿家的葡萄园,在不同的点位取土、装袋,之后带回实验室化验。
一周后,赵成亿接到钱晓晴的电话,检测结果出来了,土壤盐分含量明显超标,还缺乏微量元素硼。钱晓晴解释,这是土壤营养过剩的表现,可以通过修复让土壤的养分恢复平衡。
“明天我去你地里看一下,顺便给你带点儿肥,你可以先拿一亩地试试。”第二天,钱晓晴带着几名学生来到赵成亿家,并带来了一些菌剂和一包自制的秸秆肥料,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结果让赵成亿喜出望外:“试验田里没那么多绿藻了,也松软多了,葡萄树长出了健康的根系。”团队师生进一步指导他,可以买黄豆加工下脚料自己配肥料,并教给他制作方法,用于修复其他地块。
“不仅要帮助农民解决问题,还得想办法帮他们花小钱办大事。”为了解决农民试用肥料的问题,钱晓晴带着同学们用烂树叶、秸秆堆肥。有愿意试用的,就免费送一包,要是用得好,就把堆肥方法告诉对方。
5年来,公益团队的足迹已遍布10多个省份,累计指导修复农田2万余亩。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8日 04 版)
(责编:卫嘉、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