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1:12:03 来源: sp20241221
孟繁哲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尤其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机制、与之相适的发展环境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拓展科学研究的自由度和灵活度,课题组组长可自主招聘团队成员、选择和调整科研任务技术路线;浙江省义乌市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助力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为科研人员提供10年以上的长周期支持和个性化、人性化服务,5—10年不考核,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各地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面向未来,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允许雇工,唤醒无数“个体户”的创业梦想……从40多年的改革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尤其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机制、与之相适的发展环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从破除“四唯”,到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从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到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自主权,新时代以来,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落地,剑指一个个阻碍科技创新的障碍,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接下来,我们既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又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多措并举,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张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照片,需要调动全球8台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一个底层软件的流畅运行,离不开多国程序员写下的几千万行代码作支撑;一个重大的前沿科研工程,从布局到分工,有赖于全球科学家的智慧……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必选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释放创新活力,必将为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从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塑造发展新优势。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