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火炮技师的“思维导图”

发布时间:2024-12-21 13:39:54 来源: sp20241221

第82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蒋亚楠脑海中冒出手绘电路图的想法,与早年的经历有一些关系。

入伍前,蒋亚楠曾是一名塔吊工人。塔吊设备的电路线路长、结构复杂,加上风吹日晒老化快,线路容易发生故障。那时,蒋亚楠也曾“突发奇想”地手绘塔吊设备电路图。

当年绘塔吊设备电路图,如今变成了绘新装备的电路图。不变的,是蒋亚楠这股钻劲。

去年,在驻训场上,该旅论证用新装备进行间瞄射击的可行性,蒋亚楠的手绘电路图“帮了大忙”。不久后,蒋亚楠受邀参加陆军步兵学院组织的装甲兵专业技术教范评审,专家教授对他手绘的电路图再次给予肯定。

审视这张手绘的电路图,“串联”成通路、“并联”为系统,像极了蒋亚楠军旅人生的“思维导图”。

串联的电路中,每一步都是必经之路——

“困难,就摆在那里,克服了才能继续向前”

熟悉蒋亚楠的人,离得很远就能认出他来:“走路腰板挺得直,步速快。”

还有一点,大家印象很深——蒋亚楠总是随身带着一些资料,休息时就拿出来学习。“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很宝贵。”蒋亚楠笑着解释。

9年前,蒋亚楠刚入伍。起初,他被分配去学习另一个专业。没过多久,连队火炮技师汪奥找到连长:“咱连的炮手岗位还缺人,下连的新兵能否……”连长明白他的心思,打断道:“选好了告诉我。”从那时起,汪奥开始关注新兵们的表现。也是从那时起,蒋亚楠渐渐引起了汪奥的注意。

一次与新兵交流分享时,汪奥试着向几名新兵介绍火炮专业知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蒋亚楠听得很专注,眼睛里闪着亮光,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火炮知识。

事实证明,汪奥的眼光挺准。当他向新兵宣布“谁能通过考核,谁就可以跟着我学习火炮射击”之后,蒋亚楠很快行动了起来。

了解火炮功用、背记部件名称、熟悉火炮参数之余,蒋亚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技师请教。通过理解、记忆,他渐渐夯实了基础。

此后的一次考核中,蒋亚楠的得分超出同年兵一大截,这让汪奥对眼前这个新兵刮目相看。面对汪奥伸出的橄榄枝,蒋亚楠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忧的是自己不一定能胜任。

“困难,就摆在那里,克服了才能继续向前。”汪奥顺手拿起一张电路图,指着上面的电路说,“人的成长就像串联的电路,每一步都是必经之路。”

在汪奥的鼓励下,蒋亚楠的眼神慢慢透出坚定。之后,连里对他的岗位进行调整。从此,蒋亚楠开启了他的炮手生涯。

随着训练的展开与深入,蒋亚楠碰到了转岗为炮手后的第一个瓶颈。“为什么别人能上靶,我的瞄准点也在靶标中心,却一个都上不了?”百思不得其解的蒋亚楠向汪奥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汪奥对蒋亚楠的“善学好问”给予肯定,并悉心帮他找到问题症结。不久之后,蒋亚楠突破瓶颈,再次迈入能力提升的快车道。

从此,每次训练中,蒋亚楠都会记下问题,向汪奥请教,然后再逐个钻研,直到学懂弄通为止。从蒋亚楠的身上,汪奥看到了昔日自己的影子。对蒋亚楠这名炮手队伍中不多的列兵,汪奥十分关照,常有针对性地给他“开小灶”。

几个月后,上级组织实弹射击比武,蒋亚楠报名参加。

“10发99环,这次百米环靶射击的第一名竟然是一名列兵!”射击成绩出来后,不少战友大吃一惊。大家口中的列兵,正是蒋亚楠。

从最初的“门外汉”到射击单项“第一名”,蒋亚楠靠着“重视过好每一关”完成了自己的转变。

并联便于顺利发展,一条路走通还有另一条路也可以走通——

“能力提升没有止境,新变化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在一次射击训练中,蒋亚楠负责的战车出现电路故障,他急得团团转。可无论大家怎么努力,这个大家伙就是“不听话”。

事后,汪奥找到蒋亚楠,拍着他的肩膀说:“能力提升没有止境,新变化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听到这话,蒋亚楠一下子联想到了并联电路:“一条路走通还有另一条路也可以走通。”从那一刻起,蒋亚楠就想找机会深造一下战车修理技术。

“有个学习修理技术的名额,想不想去?”一天,汪奥对蒋亚楠说。

“当然想去!” 蒋亚楠感到自己幸运极了。

那次学习培训,蒋亚楠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新装备,而且遇见了“很多优秀的人”,眼界也随之开阔了许多。

一次实弹射击中,蒋亚楠操作的火炮突发卡弹故障。紧要关头,一名战友身手敏捷,提着工具箱奔向火炮,一番看、听、摸、测后,仅用了几分钟,就让火炮“起死回生”。

这件事让蒋亚楠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战士,不能只满足于做一名优秀射手,战场上更需要的,是能应对多种情况的能手。从那以后,他一边苦练射击硬功,一边沉下心来学习排除火炮故障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

那年夏天,单位组织新装备实弹射击。“这次我们打头阵,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连长在动员会上的讲话让蒋亚楠倍感压力。此后的每天晚上,他都拎着工具箱来到车场,穿梭在战车之间,并将检查维修情况记录在册。

实弹射击的前一晚,蒋亚楠突然发现,有一辆战车出现故障。

时间紧迫。蒋亚楠握着手电筒钻进车里,历经几个小时奋战,终于排除了故障。第二天,连队顺利完成实弹射击任务。

蒋亚楠渐渐成为骨干,师傅汪奥也到了退役年限。帮汪奥摘下肩章的那一刻,蒋亚楠的眼眶噙满泪水。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自己必须接过重任,把连队的炮手队伍带好。

此时,一批新装备列装,适逢人员调整,连队的炮手队伍里绝大多数是新手。“新变化既是挑战也是契机。”这句话再次回响在蒋亚楠耳边。

经过再三思索,蒋亚楠拿出了符合实际的训练计划——大学生士兵学习能力强,着重训练他们的实操能力;来自其他专业的转岗人员,侧重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夯实理论根基。

“能力提升没有止境,必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尽快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 蒋亚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把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查资料、翻书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破解之道。不久后,一名院校专家来单位调研新装备使用情况,蒋亚楠带着问题记录本立即“找上门去”。有限的时间里,蒋亚楠边提问边速记,生怕漏了哪个问题。

对蒋亚楠,这名院校专家印象深刻:“勇挑担子、善于思考、勤于发问,部队就需要这样的兵!”

这名院校专家不知道的是,回来后,蒋亚楠就和战友钻进了新战车里。天气炎热,车舱内温度较高,他们一边琢磨着专家讲的话,一边思考着如何解决问题,一待就是两个多小时。

其实不仅仅是这次,近年来每次列装新装备,蒋亚楠总是仔细揣摩认真研究,直至熟练掌握技战术性能。在他的带动下,该连涌现出20多名优秀射手,炮手队伍在多项任务和比赛中屡获佳绩。

串联并联综合运用,共同发力,才能使能量高效流动——

“一群人的成长比一个人的成长更难,但也更重要”

“蒋班长,我还是没听懂。”“好,我换个方法给你讲……”

前不久,在给全旅装步分队的炮手讲完课后,蒋亚楠又开始给几个没有听明白的炮手答疑解惑。经过几番“换个方法给你讲”,这几个炮手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蒋亚楠对自身讲课效果的要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没听懂就问我。”

对蒋亚楠来说,给全旅装步分队的炮手讲课将成为常态。因为,他已成为该旅的“首席教练员”。

自换装以来,该旅为推进专长化任教,首次举办了“首席教练员”比武式评比 。这次比武,参赛选手多是一些高级军士。最后,蒋亚楠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旅火炮专业的“首席教练员”。

从当列兵时的“自己练好”,到成为骨干时的“帮带身边战友”,再到身为“首席教练员”后的“教出更多人”,蒋亚楠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群人的成长比一个人的成长更难,但也更重要,更出战斗力。”

“教学,不是自己懂就可以,重在让所有人都能懂。”秉着这个想法,蒋亚楠开始了新的探索。

教学前的备课,成为他格外关注的一个环节。每次给全旅官兵授课前,连队专修室内的灯光都会一连几日亮到深夜,每一个细节蒋亚楠都会精心推敲。

授课时,他既讲究循序渐进,也注重考虑战友特点,以提升教学效果。课后,他会专门拿出时间及时解答一些战友的疑惑,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真正学通弄懂。

耐心,是中士杨昌林对蒋亚楠的评价。起初,杨昌林对炮手专业一窍不通,训练很吃力。但蒋亚楠看准了杨昌林身上的一大优点——勤奋,并鼓励杨昌林“勤能补拙”。

训练中,杨昌林因动作不规范出现失误时,蒋亚楠常开导他,为他示范讲解。

“别人练一遍,我就练三遍,直到把操作练熟。”杨昌林说,“不然的话,我自己心里都过不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的岗位练兵比武中,杨昌林顶住压力,夺得射击项目第一名。

杨昌林的进步不是个例。在最近的一次岗位练兵比武中,蒋亚楠所教授的专业,官兵考核成绩达到优良以上。

教练员这个岗位,让蒋亚楠充满成就感。他从自己和战友们的成长经历中,再次想到了电路图——“串联并联综合运用,共同发力,才能使能量高效流动”。

前不久,该连官兵迎来一次“险难特情”实弹射击检验,在没有数据资料和操作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蒋亚楠带领战友不等不靠,进行了反复推算和实操测试,并就所发现问题与战友们集智攻关。

检验当天,训练场上战车轰鸣、烟尘弥漫。该连官兵驾驶战车顺利完成参数加载、火炮射角射向调整等操作。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炮弹呼啸出膛、命中靶标……(李由之 姚欣彤)

(责编:陈羽、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