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乐龄”生活

发布时间:2025-01-04 23:05:51 来源: sp20250104

  近日,记者在国家博物馆的咖啡厅里看到,4位身穿旗袍的婆婆举着手机,兴高采烈地分享彼此拍摄的文物“靓照”。“我们之前互不相识,是在逛博物馆时结识的,现在已经成了闺蜜。如今,每周相约打卡博物馆是我们退休后最开心的事。”婆婆们鬓发斑白,却神采奕奕。

  随着越来越多“银发族”走进博物馆,许多博物馆在设施、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良,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丰富滋养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关怀“数字鸿沟”前手足无措的老年人,在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不用网上预约,持老年证、身份证可直接登记进入。

  “我们博物院设有无障碍电梯,各楼层均有无障碍洗手间。每周六下午三点,还会定时定点为老年群体开展免费公益讲解。”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志愿者服务科科长刘超告诉记者。

  不少博物馆还主动了解老年群体的需求,增强“分众化”服务意识,以便为他们提供更细致、科学的服务。近几年,云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等纷纷开展老年观众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现在的老年人有着很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期待博物馆能打造一个老年人活动平台。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也可以享受皓首穷经之乐。宁波博物馆的“颐和”银龄课堂,结合节令推出了系列活动;浙江博物馆的“老有所乐在浙博”系列活动,则推出了“巧手剪纸 传承非遗”“初冬日绘百花”等项目。

  “我们曾制作妇好鸮尊、杜岭方鼎的仿制品,让老人们可以手托‘妇好鸮尊’与之合影,并亲手拼接‘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林晓平告诉记者。70岁的陈秀清阿姨,参加完活动后激动地说:“我太喜欢这个重阳节礼物了,没想到这个活动这么有趣!”

  山西博物院“博物馆里的老年大学”主题系列文化服务项目,结合时令、节气、重要节日,精心策划座谈会、参观赏析、创作体验等活动。“我们的活动,每次报名都爆满。还有老人告诉我,‘每次你们发布活动那个点儿,我就不睡了,等着抢名额呢’。”刘超笑着说。他介绍,今年11月还会带老年观众去文保中心参观,体验文物修复过程。“博物院的老年大学有文物为依托,是其他老年大学没有的优势和特色。我每一次参加活动都能获得知识,并留下美好的回忆。”“老师们寓教于乐,我们增长了文化知识,丰富充实了老年生活。在此衷心感谢博物院这一平台。”许多参加过活动的老人会在微信群里发布长长的感想,感谢博物院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的晚年生活焕发生机与光彩。

  不少老年观众是博物馆的“忠实粉丝”,他们活跃在服务前台、讲解预约处,或指引观众,或维持秩序,或整理书籍……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度体验博物馆文化。广东省博物馆目前50岁及以上的女性志愿者有91名,55岁及以上的男性志愿者有8名。自2022年1月1日至今,他们服务总时长17170小时,提供志愿讲解1904场。

  在良渚博物院的人工服务台,一位和蔼慈祥的“蓝马甲”志愿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74岁的吴奶奶已经在良渚做了9年的志愿者,去年志愿时长超600小时。今年3月,吴奶奶成了荣退志愿者,但她闲不住,仍常来帮忙。做志愿者,要背几万字的讲解词,吴奶奶一遍遍手抄,直到这些知识在脑海里“安营扎寨”。志愿者考核时,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她打了五颗星。吴奶奶介绍,良渚博物院中像她这样的银发志愿者有几十个,平时他们不光做志愿者,还积极参加博物院组织的讲座,空闲时也会翻看与良渚文化相关的书和公众号文章。“只要健康情况允许,我会一直做志愿者。”她笑眯眯地说。

  对老年人来说,博物馆可以是老年大学、手工活动室、交友交流的平台,更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帮助“银发族”过上老有所学、老有所得、老有所乐的“乐龄”生活。

  (本报记者 李 韵 王笑妃)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