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村之美 村庄规划谁说了算

发布时间:2024-11-15 05:22:44 来源: sp20241115

云南“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提升了村庄面貌。受访者供图

  4月13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大营盘村格外热闹,就像过年一样。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4所高校的130名学生,带着专业知识和对乡村建设的热忱,来这里参加“相见营盘·乡建庭院”设计评选活动。

  这得益于3年前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共同启动的“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截至目前,12.6万名公职人员回乡参与村庄规划编制,2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全省12370个村庄规划编制,其中5000多个村庄规划成果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管。

  这一助力乡村振兴的规划行动,让云南众多村庄正在发生改变。

  大营盘村就是其中之一。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大营盘村“名誉村长”刘姝萍说,这一设计评选活动,是该村规划落地实施的项目之一,它将改变农家庭院的景观绿化,提升村庄的面貌,也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去改造自家庭院,激活村庄内生动力,同时植入业态,为大营盘村的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与以往村庄规划的不同,强调“坚持村民主体,尊重村民意愿”,村民是规划的真正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

  没有村民参与的村庄规划水土不服

  造型简单、没有外墙涂饰、随意开窗的新房子,如同随手丢弃的积木,无序地散落在山间,有的甚至建到耕地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污水直排,垃圾就地焚烧;产业缺乏规划,村民自己引进的外来经济作物不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种植失败……

  这是2021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干部何鑫被派驻到昭通市永善县墨翰乡箐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时看到的当地乡镇情形。

  这样的问题在云南其他地方也存在。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调研员黎贤强介绍,虽然过去云南农村地区也进行了相关规划编制,但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建设形式等同质性严重,规划时没有全局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乡土风貌保护等问题。

  “主要原因是编制部门不同,导致村庄规划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黎贤强说,有的侧重土地整理,有的侧重村容村貌整治。加之农村地区用地权属、用地分类等的管理混乱,使得多数村庄规划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变成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对此,一直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刘姝萍深有同感。

  她在调研中看到,有的村庄盖起了一排一排的房子,没有了院落。但在农村,院落空间很重要,它承担了农产品存放、粗加工、晒场等功能;有的村庄没有公共空间,村民没有跳广场舞或聊天的地方,只能坐在路边小卖部门口聊天;有的村庄用城市手法在村外建大面积公园,没有和村庄融在一起;有的村庄将公厕建在两公里以外的荒郊野岭,村民使用起来十分不便;有的村庄无序建设,侵占农田;有的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房屋一直空置,成为“空心村”。

  “村庄虽然小,但也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在刘姝萍看来,规划中没有考虑到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细节,与村民的参与程度低、设计时很少关注村民的诉求有关。“村庄规划编得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就是要让村民从一个提供村庄资料的旁观者,变成规划的参与者,要编制从百姓心里长出来的村庄规划,解决村庄千村一面、水土不服、规划落地难的问题。”黎贤强说。

  同时,与以往各部门各自编制规划不同,此次“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要将村庄建设、土地利用、整治、保护、产业规划以及人居环境改造、农房建设等进行融合,形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村庄建设“一张图”。规划按照到2035年,测算出村庄人口规模,配备和预留出宅基地和产业用地,为乡村振兴提供空间保障。

  摸清村庄底数,对接村民需求

  2021年4月,公职人员李有录收到个旧市委组织部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一起规划家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锡城街道戈贾社区。李有录欣然接受,成为戈贾社区规划编制组一员。

  戈贾社区的哨冲居民小组种植鲁沙梨树2000余亩,每年3月绽放的梨花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规划编制组结合村民意愿,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目标定位,经过8个多月修改、完善、村民决议、公示,村庄规划通过了审查并逐一实施,个旧市本土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提出建设乡村美术馆的建议也写入其中。

  “刚开始我们不理解也不支持,李有录一次一次地到家中来做工作。”村民李大妈说,“他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告诉我们村庄规划的好处,我们相信他。”

  如今,曾经凌乱破旧的戈贾社区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庄风貌改善,建成了个旧市第一个乡村美术馆、第一个田园旅居养老中心、第一个乡村室外土墙摄影展基地、第一个村小组党群服务站。社区收归35处老房子和空闲地,与群众签订经营“保底+分红”的协议,引入了文创小院、民宿、书院等。2023年,梨花、乡愁土房、果蔬采摘等旅游资源,为哨冲居民小组带来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近100万元。

  位于乌蒙山地区、被绿水青山环绕的箐林村,80%的国土面积为林地,村庄建设用地仅有1%。为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发展,何鑫与3名返乡干部参与的规划编制组,根据村民需求,梳理出村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渠道整合资源,把方竹和金银花等中药材作为村庄产业来发展;将旱地恢复为水田,打造高标准农田;在挂钩帮扶单位支持下,村中闲置的小学改造成了妇女儿童之家和老年之家;群众盼望已久的停车场也开始修建。

  “村庄规划让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何鑫说,规划让村民知道了村庄建设边界,知道了哪些地方不可以建房,避免了辛苦打工挣来的钱投在不必要的房屋建设上。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余福星3年来共参与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22个村庄的规划编制,感受到当地返乡干部参与规划的热情,他记得,仅孟连县娜允镇芒掌村、芒街村就有30名返乡干部、乡贤能人参与。他们带领编制组走村入户,讲述当地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甚至跋山涉水,带编制组去看大象的栖息地。

  “返乡干部了解乡情和村民的诉求,知道村庄的短板,我们规划师的方案实际上是他们描绘出来的。” 余福星说,返乡干部与群众有天然的感情,他们察民情、访民意,摸清村庄底数,对接村民需求,在他们和村民的参与下,才编制得出村民看得懂、接地气、能落地、可实施的规划。

  在规划中留下农耕文化之魂

  对孟连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科技人员相罕章来说,“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让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彩虹”种在稻田里。

  相罕章是孟连县勐马镇勐马村人,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接到“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邀请后,她十分兴奋。勐马村贺哈小组的农田都是永久基本农田,只能种植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而水稻正是相罕章的专业,多年来,她一直潜心研究农用酵素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村庄规划编制出来后,相罕章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为勐马村引进了优质水稻品种,并教会村民用有机肥农用酵素种植,使水稻产量和产值大幅提升,村里的稻谷一到收割季节,就被预订一空。

  贺哈是一个傣族村寨,村里世代传承的“山神舞”被列入普洱市级非遗传承项目。相罕章引进了7种颜色的水稻,把非遗种到了稻田里,让彩色的“山神”在有“彩虹”的稻田里跳出奇异灵动的舞蹈。

  彩色水稻制种后的6个月,相罕章又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合作,在贺哈设计制种了巨人稻稻田迷宫,并在迷宫里放养了鸭和鱼,实现了“一田多丰收”。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课题团队的这一巨型稻稻田迷宫制种方法,于2023年7月获得卢森堡国际专利。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的美好愿望,如今,这个愿景开始造福村民了。”相罕章说。

  彩色水稻和巨人稻稻田迷宫吸引了大量游客。为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经与村民协商,编制组保留了200亩稻田,在贺哈盘出了25亩地,用于建设民族传习馆、停车场、泼水广场、餐厅以及300余米观景玻璃栈道等。污水处理、道路硬化、排水沟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整治。贺哈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岩帅说,规划编制后,村民的年收入翻了一倍。比如广场这块地改造后,成为村民演艺团队向游客展示《山神舞》《女子傣刀舞》《架子孔雀舞》《白象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村民们在此摆摊设点,他们制作的民族美食远近闻名,春节期间,最多的一户收入达1.8万余元。一块地的价值从过去一年只有五六千元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万元。村庄规划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让村民们受益,外出务工的青年也逐渐回村。

  “文化是村庄的灵魂所在。”作为乡村规划师,刘姝萍在规划中十分看重村庄的历史文化。

  大营盘村是昆明市东川区的传统葡萄种植区,从1982年种下第一棵葡萄开始,村民们就坚持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保持着葡萄的良好品质,每年村里的葡萄都供不应求,在地里就卖完了,农户年收入达数万元,最多的10余万元。

  刘姝萍对农户这种坚持传统的做法十分敬佩,并将这种传统精神融入到规划中。

  “乡村有别于城市。”刘姝萍说,乡村是数千年自然生长出来的,承载了太多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乡村需要保护和延续的东西很多。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是让乡村就像乡村,让乡村成为更美的乡村,让乡村成为看得见乡愁的乡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