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插花地”变“后花园” 湖南新晃让边陲乡镇蜕变为投资洼地

发布时间:2024-12-06 00:21:05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网 怀化11月18日电 题:“插花地”变“后花园” 湖南新晃让边陲乡镇蜕变为投资洼地

  作者 杨湘徽 杨长锦

  地处湖南最西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其西、北、南三面与贵州省接壤,地图上就像人的鼻尖插进贵州地界。这一特殊地域,意味着新晃有着绵长而复杂的交界带,也意味着如何创新对交界地的管理,直接决定着侗乡的新生。

  2023年,新晃全力实施“侗乡百千万工程”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建设,曾经难管的“插花地”正在通过“一体两翼”的新模式获取发展能量,呈现繁花盛开、乡村腾飞之势。

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   米婕僡 摄

  “边界六联”打通多条动脉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新晃的集镇、村寨常常一半在新晃,一半在贵州,这种相互交叉的土地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插花地”。“插花地”多而又多,往往无花可插,是经济及管理的滞后地。凉伞镇位于新晃的最西部,全镇与贵州的四县六镇二街道接壤,21条道路贯通贵州。当地通过高位推动“边界六联”,探索破题。

  “我们要想突破管理真空带获得发展,就得加强两地的联系,打通管理上的各种阻塞。几年前,我们就建立了省际边界联络站。”凉伞镇党委书记钟晓华介绍,省际边界联络站建立以后,凉伞与贵州接壤的乡镇领导经常聚在一起,从最初探讨环境、治安的共治,到后来的资源、产业的联创。

  省际联络站成了“开山斧”。边界联络站从一次次的会议发展到一个个的协议,再到不断完善“边界六联”机制,曾经管理的真空带、模糊带、混乱带随之一步步消除,各种阻塞被打通,形成一个日益强大的“边界联合体”。

  在新晃县,这种边界协作的探索在平安建设、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交通、街道、环境、治安等管理死穴打通之后,凉伞镇又大胆建设跨省产业基地。这一试水,厘清了产权、责任及分工协作,一个边陲大镇摇身变为乡村振兴的吸金重镇,形成黄牛、黄精、黄豆、烤烟和光伏“四黄一光”的特色产业,仅光伏发电每年就能获取产业分红48万元,13个村7451人直接受益。

新晃县扶罗镇烤烟基地。     姚荣华摄

  因为边界地域的开放性,凉伞镇政府尝试养兔、灵芝培育、工业辣椒等各种新产业;同时搭建网上销售平台、激励乡村网红主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市场。

  新晃县农业农村局总结边界协作的经验,并在全县强化边界协作,大力提倡在“联合党建+边界六联”的基础上打造边界合作新平台,常态化与接边贵州地区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学习交流机制、招商引资共商机制,充分利用和互补双方资源优势,从其成为边界地区的发展优势。

  边陲乡镇蜕变为投资洼地

  与凉伞镇相邻的新晃县林冲镇与贵州铜仁的大龙镇相邻,也是典型的边陲乡镇。一直以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吸引着林冲镇的大批乡民去务工。林冲镇不得不思考,如何防止村镇的空心化?

  为此,林冲镇积极与大龙镇沟通协作,用定期协商机制、边界六联综治机制成立委员工作室、代表工作室等,实现两地资源共享、边界共治。人居环境提质方面,大龙经开区共享污水网管建设,免去林冲镇的污水处理费;林冲镇共享资源信息及劳务培训,两地互通有无,使得林冲镇的劳务经济、边贸经济与“三黄一白”(黄牛、黄精、烤烟、生猪)农业经济成为当地经济的三驾马车。

  如今,大龙镇与林冲镇正在尝试更深度的合作。2022年下半年,由铜仁大龙镇投资500万元、新晃林冲镇道丁村、大堡村经营的道丁大堡合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一个占地200亩、黄牛规模将达1000头的大型养殖场建在两省边界的深山里,携手拓展新经济的未来。

  “新晃黄牛生长慢,按照传统模式喂养利润微薄。今年5月,我们特地从澳大利亚引进30头优良种牛,与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起改良本地黄牛品种,尝试增量提质。”该公司负责人吴吉澍看着那些远洋而来的新品种,眼中满是希望。

  “新晃黄牛肉”已是响当当的国家地理标志,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预计到2025年,全县黄牛饲养量16.8万头,牛肉加工产品销售收入达24亿元。

  吴吉澍为之欣喜的不仅是新晃黄牛产业即将迎来突破式发展,还有当地政府通过长期两地协作,将一处闲置的深山老林变成聚宝之地,汇聚着湘黔两翼的资本、人力、技术及市场。

  边贸经济加速和美乡村建设

  新晃县凉伞镇的坪南村坐拥500余亩侗家梯田,被称为“地球最美的曲线”。每逢春天稻田披绿、秋季稻浪金黄时,梯田边便挤满了湘黔两地的游客。扶罗镇的伞寨村凭借侗家文化的高位输出,将外地游客引进来,将侗族特产输出去。

新晃县凉伞镇坪南梯田。   姚本荣摄

  相距50公里的鱼市镇差异化发展,重点推进新型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项目,向周边省市县输送绿色生态的水产品,每亩可获产值45万元,年产值超200万元。

  以“边界六联”为合作机制,新晃正从过去的边界滞后地走向以联合经济为体、以两地资源和市场为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模式。这种联动建设的新模式无疑也加速了新晃“侗乡百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的建设。

  联动资金。新晃建立政府财政支持、社会参与、村集体共建、群众自筹“四位一体”投入机制,并设立村级“幸福基金”,将每一分钱花到实处。

  联动人力。在乡村人力有限的背景下,新晃多地联动妇女、党员、五老、乡贤、大学生组成“五彩”志愿服务队,将宣传、发动、示范、帮扶、监督等工作长期执行下去,使乡村的一时美成为常态美。

  联动文化。新晃依托侗文化、和文化、稻作文化、红色文化等,举办侗族传统节日,开掘各村侗寨历史,助推和美乡村的特色化创建。

  得益于和美乡村建设激活的资源联动效应,今年上半年,新晃农村居民收入实现8.1%的增长。截至目前,新晃共创建了1个省级全域美丽示范乡镇、5个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镇、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9个市级美丽乡村。

新晃县伞寨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姚本荣摄

  “我们今年计划打造1个和美乡镇、1个和美乡村示范片、11个和美村庄、137个和美团寨、1370个和美庭院。”新晃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顺必表示,联动效应正将新晃这块边界之地变成两省力量汇聚之地,和美乡村正在两省边界的山林里、平地里、侗寨里陆续绽放。(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