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2:34:36 来源: sp20241127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从节日的殷殷寄语,到考察调研时的点滴关怀,再到纸短情长的殷切期望,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深情期许,滋润心田。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一大批少年儿童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山河,他们在革命历史教育里赓续血脉、坚定信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树立自信;在新奇的科技体验中绽放梦想、点亮未来……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留言簿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留下一句句和平心声
从小树立理想信念
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好好学习,回报祖国”“吾辈当自强”“振兴中华,责任在我们这一代”……暑假进入尾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众队伍里,孩子们的身影依旧不少。在纪念馆留言簿上,他们用稚嫩的笔迹留下一句句和平心声。
来自河北保定的丰艺霖在留言簿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心愿
“只有我们变得强大,才能不让历史重演。”12岁的丰艺霖来自河北保定,他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心愿。谈起参观感受,他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但坚定地说,“以后我想去当兵,保家卫国。”
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今年暑假,如丰艺霖一般的“10后”,走进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聆听红色故事,不断升华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
寻访盐城市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
“新时代的小好汉一定会刻苦学习,继承新旅光荣传统,长大建设伟大祖国。”几乎每个暑假,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都会组织孩子们重走新旅路。
“新安旅行团”是一个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光荣革命团体。1935年10月,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带领下,组成“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他们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团队成员从14人发展到600余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承和发扬“新安旅行团”光荣传统,都是新安小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四(10)班的苗加宥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的研学活动,“我们去了盐城的芦蒲烈士陵园,听到了当年新安旅行团团员张杰、张平的英勇事迹,他们真的很勇敢,大家都很感动,革命先烈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也鼓舞着我们。”
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时强调,“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近年来充分运用“新安旅行团”红色资源,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同学们打卡红色场馆,讲述红色故事,在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中树立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定信念。”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副校长王正祥说。
行走大江大河
在文脉赓续中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这个暑假,不断升温的博物馆热、考古热,成为吸引孩子们认识灿烂中华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佳“教材”。
山西13岁少年孙天泽和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一场主题为“一湖一江一运河”的研学活动。研学过程中,孙天泽切身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作为延续千年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在中国漕运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仍旧具有重要价值。”在南京博物院和良渚博物院,孙天泽和小伙伴们与文物“对话”,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文物‘活’了数千年,正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生动展现。在良渚古城,我看到祖先已经把城市分为三层,即宫城、内城、外城,当时这样的理念在全世界都是极其先进的。”
涵养自信要从孩子抓起。各大文博场馆也在积极创新,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今年7月,殷墟博物馆每天进馆人数中学生占了三分之一,利用裸眼3D技术、LED显示屏等数字化技术,孩子们可以“穿越”3300年沉浸式感受商文明;三星堆镇三星村的考古探索基地推出“三星堆探秘”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深入了解古蜀文明,体验考古乐趣;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依托建筑特色、展陈设计、馆藏文物,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研学课程及文化体验。
争当绿色“小卫士”
把绿色的种子种进心里
这个暑期,在内蒙古大草原,来自南京东山小学的周云昊第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幅员辽阔之美。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以前在书本上看到过,内蒙古有一些地方的草场被破坏了,导致风沙很严重。人们就种植了胡杨,以及一些其他能在沙漠中生存的植物,从而把沙子固定住。”从那时起,周云昊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绿色的种子。
在大草原看闪烁繁星
初次来到草原,周云昊发现这里的草都长到自己膝盖了,抬头远望,满眼都是蓝天、白云、绿草,到了晚上,还能看到闪闪繁星。
周云昊和小伙伴在内蒙古植树(右为周云昊)
这样的美丽风景让第一次来到大草原的周云昊很兴奋。“我们从当地了解到,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也深切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研学途中,周云昊和小伙伴们还专门在当地林场种下一棵树。“希望它能健康长大,成为守护绿色草原的小卫士。”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生态文明教育课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暑假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今年8月,来自北京、上海、昆明等15个城市的45名优秀青少年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多种形式增进了对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围绕“山水林田湖草”设计实地体验的教育场景,南京生态文明第一课系列活动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热情参与;山东大学志愿者们开办暑期绿色课堂,用所学所知助力基层生态文明教育……
探索未知的旅程
点亮万千少年儿童科学梦
这个暑期,全国各地的科技场馆迎来了人潮高峰,其中不乏许多中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队。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企业打开大门,让青少年走进工厂,近距离观察工业发展的足迹。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今年12岁的吕徐润泽趁着假期,探访了合肥的一家未来汽车工厂,见证了从零部件到整车成型的每一个精细环节,还打卡了武汉的空轨列车,了解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运营模式。这些场景让他感受到“中国智造”的力量。
吕徐润泽打卡武汉空轨列车
吕徐润泽从小就对各类科技感兴趣,一部《飞向月球》纪录片,埋下了他想要探索未知的种子,并对飞行深深着迷。他说:“我未来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如果有机会,我想深入学习和探索无线电、航海等领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像吕徐润泽这样的少年有许多。有人追寻飞天梦想,来到酒泉、文昌、西昌等发射基地,近距离感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有人深度参与工业研学,近距离体验“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
还有不少孩子选择“云游”科技场馆。今年5月底上线的“科学家地图”成了青少年探访科技场馆的宝藏工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云端”参观全国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还可以深度了解科学家们的成长故事。
看祖国、探文明、获新知、长才干,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大少年儿童正如小树苗般茁壮成长,努力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徐红艳 徐梦云/文 王玉秋晨 施向辉/摄 于茜同/制作 胡璟/设计
(责编:王静、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