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融资协调机制,促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5-01-11 01:13:30 来源: sp20250111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王优玲)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在全国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为什么要建立这项机制?有哪些核心举措?地方和金融机构将如何推动落地见效?针对市场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地方住建部门及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

建立协调机制,增强市场信心

通知明确,发挥城市人民政府牵头协调作用,由城市人民政府建立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为成员单位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综合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有关情况,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推送金融机构,做好融资支持。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意义在于,通过协调机制,实现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交付,帮助市场信心恢复,改善市场预期。”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说。

近两年来,部分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在建项目逾期难交付。这使许多购房人不敢买新房,部分购房人转到二手房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达40%以上,部分原因是二手房替代新房交易。同时,一些正常经营的房企也出现现金流困难。在此背景下,建立协调机制,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对增强各方信心特别是银行放贷意愿具有积极意义。

精准支持,合力解决房地产融资困难

专家认为,协调机制的建立,抓住了当前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堵点痛点,在具体实施落地上也有较大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不同于以往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对接推进融资,协调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各方会商,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有力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城市政府牵头的协调机制,通过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满足正常开发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浦湛说。

协调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融资支持的对象是项目而非企业。通过对房地产项目的精准“输血”,有利于资产优质、合规经营的项目及时获得融资支持,有序推进正常开发建设和交付。

“协调机制明确区分了集团风险和项目风险,支持合理项目融资,更精准化解项目风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说。

赵锡军说,根据通知要求,通过评估,筛选好支持对象,从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规划资金使用、调整还款安排等方面对相对优质的房地产项目精准支持。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说,房地产企业集团公司出现债务风险,不代表其所有的房地产项目都有风险。以项目为载体给予融资支持,避免了金融机构对债务违约房企的所有项目搞“一刀切”。

强保障控风险,促机制落地见效

协调机制要切实发挥作用,推动融资落地见效是关键。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地方正在研究出台融资协调机制的实施细则,尽早形成项目名单。

重庆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按照“早建立机制、早形成名单”的原则,印发《重庆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形成《重庆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同时按照“精准、适用、可操作”的原则制定融资协调机制实施细则。

中国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将组织各分行、各城市行由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建立对接机制,与各地的协调机制和名单内房地产项目做好对接,用好用足相关支持保障政策,做到精准解决问题、精准提供融资支持。

同时,对于协调机制推送的支持对象,建行将尽快启动业务流程,尽快提供融资服务,尽快支持建成交付;对于暂时困难但资金基本平衡的项目,贷款能延的延,该增的增,稳住资金链条,稳住施工进度,稳住市场信心。

中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将按照协调机制要求,完善行内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大对清单内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及按期交付。

“协调机制加强了城市政府与金融部门工作统筹和协调配合,将加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说。

虞晓芬说,各城市政府将做好相关保障与风险防控,定期组织各方会商,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建设运行、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推动协调机制顺畅运行,共同维护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