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天津、江西、山西、甘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5 05:10:27 来源: sp20241115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天津、江西、山西、甘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活动

  新华社记者

  从城乡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群众团体到“两新”组织……连日来,天津、江西、山西、甘肃各地宣讲团分层分类,针对不同群体探索创新手段,结合群众身边事,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基层宣讲,让理论宣讲“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人们心坎。

  14号上午,位于天津市静海区的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协和园展示中心气氛热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这几年,天津市打造以团泊健康城为代表的健康产业集聚地,我们现有天津中医药大学、血液病医院和体育康养产业集群,加上建设中的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项目,将会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苏碧丹正在宣讲。

  从事体育康复行业的青年创业者王英达说,通过这种行进式的宣讲,他直观感受到天津健康产业的发展变化,增添了为健康中国而奋斗的动力。

  优秀青年代表讲述扎根农村的奋斗历程,网约车司机分享“爱心车队”的奉献故事……天津市精心组织宣讲培训,坚持分层分类,面向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基层宣讲,用“青言青语”讲好青春奋斗故事。

  “锣鼓打来喜连连,同声高歌党的重要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关键……”13日,在江西省宁都县竹笮乡大富村的晒谷坪,响起了该县卫东文宣队精心编排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宁都采茶戏节目。

  “宁都老表爱看戏,我们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到戏里进行编排和演出。”卫东文宣队负责人黄抡堪说,文宣队自1968年成立,一直坚持通过“理论+文艺”的宣讲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地方特色演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种演出用的调子和土话很接地气,这样讲我们听得懂也记得住。”大富村“90后”新农人温伟清说。他此前注册成立了宁都县益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们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等服务。“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让种植户继续扩大种植粮食面积、科技种粮、持续增收吃下‘定心丸’。”他说。

  “您听说过‘20分钟公园效应’这个网络热词吗?公园效应不仅与生态环境有关,还与大家的情绪价值有关。让咱们开启今天的宣讲主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月14日,山西省晋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牛伟静在城区钟家庄街道以脱口秀“开放麦”的形式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理论+文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晋城市城区区委宣传部借鉴网络流行的新潮表达方式,打造“凤城开放麦”特色理论宣讲品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站在麦克风前,讲述身边的暖心故事和奋斗故事,牛伟静就是“凤城开放麦”理论宣讲团的一员。

  “当我站在台上看到群众的目光,就有把政治理论宣传好的责任感,我也从他们期待的眼神中感受到为大家宣讲的自豪感。”牛伟静说,她已经参加了5次义务宣讲。

  近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组建的“五老”宣讲团走进折桥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精神矍铄的“五老”人员以老百姓生活为切入点,以党的理论、政策为“强心针”,向群众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整个宣讲过程如同邻里“拉家常”,村民围在一起,主动问、积极答。

  截至目前,甘肃省各级已组建“五老”宣讲团、民族团结宣讲“轻骑兵”、“陇原工匠”劳模宣讲团等各类宣讲团4900多个,宣讲场次2.8万余场,受众约200万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布楞沟村文书马春花说:“宣讲形式接地气,宣讲内容更贴心。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基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与群众一道把布楞沟建设成黄土塬上的幸福村。”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