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9:41:58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社 乌鲁木齐3月11日电 题:王炳华:享誉学界的新中国新疆考古拓荒人
作者 马晓东 苟继鹏 朱景朝
初见王炳华先生,一头白发,身上的灰色西服干净整洁,笑声爽朗。
25岁时,他只身一人远赴新疆考古,在一线工作40年,为新中国新疆考古事业破土开荒,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取得了许多开拓性成果,享誉海内外。
瀚海拾珠四十载
1935年,王炳华生于江南水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0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自此与新疆考古结下不解之缘。
那是一个“孔雀西北飞”的时代,各个领域的人才,怀着满腔热忱从四面八方支援新疆建设。王炳华说,之所以义无反顾来到新疆,是因当时新疆考古还有很多空白点,许多研究的开展有赖于国外刊登的资料,希望为祖国考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927年到1930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赴新疆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成为新疆考古的先驱。但黄文弼之后,中国新疆考古发展滞缓。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才又步入正轨。
王炳华怀揣着一个朴素的愿望。“工作期间,我一定要把西方学者曾经走过的地方都走到,他们提到的遗址要看到,这样才能对他们的著作有更具体的了解,要不没有发言权。”王炳华说,所幸这些他都做到了。
他直言,在新疆考古的确太苦太累,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当时经费匮乏、交通不便,有时好几天才能买到一张公共汽车票,没有汽车的地方就骑马、坐毛驴车、坐拖拉机,或者步行。
1979年末王炳华在古墓沟墓地测图。受访者供图40年坚持在新疆考古一线,王炳华跑遍了伊犁河流域、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罗布泊地区、天山腹地、帕米尔高原等处,在吐鲁番、尼雅、楼兰、古墓沟、阿拉沟、哈密五堡、伊犁河流域的乌孙等处考古与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在王炳华及其同事的努力下,新疆考古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且系统的学术架构。
楼兰又见小河墩
楼兰,曾是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初的交通要塞。4世纪后,随着丝绸之路道途变化,楼兰湮没于大漠深处。
1979年,中日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摄制组探访“楼兰美女”的消息引发轰动,王炳华率队进入位于罗布泊西北的孔雀河河谷进行考察。
1989年王炳华在楼兰古城西域长史府故址调查。受访者供图 王炳华陪同平山郁夫夫妇在楼兰古城中。受访者供图“我带队找墓地实施发掘,任务有两个,一是摸准楼兰故址所在,二是找到一处早期墓地,最好能发现保存完好的古尸。”他说。
那次考古发掘打破了以往将罗布泊地区文物都与汉代楼兰相联系的简单认识,证明在更早以前人类就曾在罗布泊留下过痕迹。楼兰的再次发现,无疑是新疆考古史上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2005年王炳华,冯其庸在楼兰古城观察一处早期文化遗存。受访者供图王炳华的另一个心愿是寻觅罗布泊小河墓地。1960年,初建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包括王炳华在内,实际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当年馆里收存的资料中,有贝格曼(Warlock·Bergman)的《新疆考古记》。这些资料成为王炳华了解新疆考古、学习英文的资料。当他读到“小河五号墓地”,“小河”一词,便深刻地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
2000年末王炳华进入小河墓地。受访者供图“我当时有个心愿,一定要和有志于古代新疆文明研究的同道走一遍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学者无力进行工作时、西方学者曾经重点工作过的考古遗址,计划中就有贝格曼涉足过的‘小河’。”王炳华说。
这看似简单的心愿,在20世纪80年代前却难以实现。各方条件限制,迟滞了“小河墓地”探查之行。
2000年,王炳华已退休,但寻觅“小河”的梦仍在。后来,一次偶然机遇,他魂牵梦绕的“小河”之行终于得偿所愿。
2000年末王炳华领队进入小河墓地。受访者供图那次考察于2000年12月6日启动,完成在同年12月20日。时值冬日,沙漠中温度低至-20℃,经过4天跋涉,第5天清晨,中国考古学者终于踏上了“小河墓地”,在罗布泊沙漠中耸立了近四千年的古冢,终于出现在中国考古学者的眼前。
“虽历经艰辛,倒真是夙愿得偿,在我和一些同道友人的认真设计、切实计划下,我们从库鲁克塔格山下,直插孔雀河谷,步、‘驼’相续,径直走进了罗布淖尔沙漠中,踏步在了‘小河’古冢的沙山之上!”
尼雅再现精绝陵
王炳华表示,尼雅考古、精绝文明是世界性的热点之一,这片土地上严酷的环境变化,种族多元、文明多元的历史文化,很有现实意义。
精绝故国所在的尼雅废墟,坐落在新疆民丰县境内尼雅河下游。过去,民丰县不通飞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开通之前,人们到尼雅,必须先到和田,再辗转数百公里。
1996年中日合作尼雅考古的营地。受访者供图尽管如此,作为中日合作尼雅考古队的中方学术领队,自1991年开始,王炳华先后6次率队进入尼雅沙漠中,设计、策划、安排并具体部署工作,亲手负责其实施。
说到这里,已是耄耋之年的王炳华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瞬间舒展开来:“我得说说‘精绝王陵’……”
1995年年末,机缘巧合下,王炳华与几位同道再次踏入尼雅沙漠的道途中,发现一处墓地露出的痕迹。随着发掘工作进行,精绝王陵露出了“衣角”,大量从无所见的精美丝锦破土而出,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由白绢镶边的汉代织锦护臂。
2014年王炳华陪同中外学者考察尼雅遗址。受访者供图该织锦上书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块织锦一出,立时引起国内外轰动。
王炳华告诉记者,这些精美丝锦,不仅表明了中国汉王朝对西域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体现了精绝王国对汉文化的广泛吸纳。
“在那个时代,精绝王国是中亚大地诸多绿洲王国与汉王朝交流的中心。精绝王国在这盛大事业中,获得了耀眼的光环,明显居于舞台的中心。”王炳华教授说。
王炳华在精绝古城遗址中。受访者供图连通欧亚是此心
“新疆是我们认识古代中国跟广大亚欧世界的交往交流的重要门户。”王炳华说,新疆考古的意义不局限于新疆,新疆在古代欧亚大陆上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历史、文化发展绝不是孤立存在的点。
在王炳华40年的新疆考古经历中,“新疆考古与西域文明”似乎是永远围绕的话题。他说,古代中国在与南亚、西南亚、波斯、南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的交往过程中,新疆作为主要通道与核心地带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
王炳华向启功教授,贾兰坡教授介绍楼兰古城情况。受访者供图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流碰撞日趋频繁。但在王炳华看来,这种东西文明交流应该更早就存在。中国古代典籍所记载的西域地区的交通路线,主要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两路行进,据王炳华多年来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从青铜时代到明清时期,穿越天山内部峡谷的道路都是古代西域各民族东西穿行的通道,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线。
1976年吐鲁番至库尔勒间铁路修建期间,沿途发现了很多文物,王炳华得知此消息后便前往调查,与修路的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在阿拉沟从事了近三年考古发掘工作。他清理了一百多座早到青铜时代、晚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塞人贵族墓葬,发现大量金器和其他文物,并开始意识到新疆古代人类利用天山峡谷古道进行交流。
在此考古期间,王炳华循阿拉沟在天山峡谷中多次东西穿行、南北穿越,实地踏查天山峡谷中的交通路线与考古遗存。他就此提出“天山峡谷古道”概念,即天山绝不是封闭的存在,天山峡谷古道是古代新疆同中亚西部地区交通的桥梁,也是东西文明交流的汇聚点之一。
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的《伊犁草原文化—寻找游牧人的历史轨迹》上,草原岩画文化吸引参观者。伊犁是草原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杨艳敏 摄他说,阿拉沟的考古遗存对于认识“天山峡谷古道”具有普遍意义。天山山系广泛分布着冰川、峡谷、草原、盆地,是游牧民族往来的天然通道。在伊犁河流域发现的波马墓葬金银器、阿拉沟“黄金大墓”、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等,都指向一个事实,欧亚文明很早之前就曾在此交流。
“这些发现也可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及明代的文献中找到依据。这些考古证据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西域的地理空间,丝绸之路也可以穿越天山来去。”王炳华说。
他表示,古代欧亚大陆发展进程中,实际上是彼此影响、互相支撑的,明白了这个真理,就能有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世界。(完)
受访者简介:
王炳华,1935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考古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考古研究所。1987年获评研究员。1989年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曾两次获新疆“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新疆考古第一线工作40年,深入研究新疆沙漠考古和古代民族考古,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享誉国内外。主要著作有《吐鲁番的古代文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20余部,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等丛书。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