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居民“幸福底色”更足(基层治理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14 07:53:03 来源: sp20241114

  滨城区彭李街道学府社区志愿者在向居民讲解防范养老诈骗知识。   李 默 任增亮摄影报道

  步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文汇社区未来小区,刚铺设的柏油马路笔直整洁,路旁的绿植郁郁葱葱,粉刷一新的住宅楼在暖阳映衬下分外温馨。“小区居住品质提升,离不开党建引领!”居民孙洪业说。

  近年来,滨城区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新方式,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社区治理赋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城市更新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成为解决困难的主要力量”

  几年前,未来小区还是另一番景象,住宅楼墙皮脱落严重,路面坑坑洼洼。环境脏乱差,居民之间也不团结。

  2020年秋天,滨城区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未来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入选。改造之初,文汇社区党委书记张宝然把小区居民召集到一块,听听大家的意见:“这么老旧的小区怎么改?”“改造会不会给我们生活带来麻烦?”

  更新住宅楼外墙保温层时,居民苏荣英不肯拆除窗户上的防盗网,施工一度陷入停滞。张宝然找到孙洪业,“老孙,你在咱小区住了30多年,又是老党员,与居民都很熟悉,去做做工作呗?”

  “那成,我去劝劝。”孙洪业一口答应。

  第二天,孙洪业敲开了苏荣英家的门。“小区改造,受益的是每家每户,你为小区作贡献,大家都念你的好……”通过孙洪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苏荣英拆掉防盗网,改造得以继续进行。

  此后,孙洪业联合小区几名老党员对小区党员人数进行统计摸底,梳理出61名党员的信息。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依托小区网格建立党支部,由孙洪业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全体党员分为9个党小组,通过党员汇总居民的问题与诉求。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成为解决困难的主要力量,党员带头,小区居民协同配合,大到施工时间进程,小到协调水电使用,小区居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张宝然说。

  近年来,滨城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在全区882个小区全部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治理。

  共商共治

  “搭建调解议事平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郑艳芳是未来小区的老党员,作为小区的志愿者,每周一和周五下午,她会在小区的红色家园服务站,为小区居民缝补衣服。

  去年,未来小区通过“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组建“阳光使者”志愿团队,发动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并吸引小区热心居民加入,为小区治理提供常态化志愿服务、环境维护等。

  “有了志愿者,为老年人理发、帮居民找个跳舞场所这些事都能得到解决。”居民吴凤美满意地说,“前几天我们楼栋管道漏水都是志愿者给修好的呢,比以前生活方便多了。”

  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基础上,“阳光使者”志愿团队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带动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一个周六下午,小区红色议事厅里,未来小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坐到了一起。前段时间,部分小区居民通过“阳光使者”向小区网格党支部反映,不少住户在楼道中堆放杂物、垃圾,有消防隐患。网格党支部副书记王淑兰便召集居民代表来到红色议事厅共同协商。大家一起制定了楼道公约,让居民限期清理自家楼道里的物品,楼道乱堆放的现象有所改善。“党组织统一领导,搭建调解议事平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王淑兰说。

  为提高群众满意度,滨城区彭李街道富安社区万隆小区组建“幸福红管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对年内拟办理的事项进行公开承诺,并制作公示牌在小区张贴,接受监督;市西街道欣民社区滨州学院东宿舍网格党支部组建“银龄先锋”队伍,小区老党员主动加入小区治理队伍……今年以来,滨城区招募4582名“阳光使者”对城区所有居民小区开展走访,解决民生诉求2680余件。全区已建网格党群服务站660处,覆盖率90%以上,将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精细服务

  “一荤一素加上一汤,才10块钱,俺天天来长者食堂吃饭”

  “宋姐,您来啦!今天吃鸡腿、菠菜炒豆腐还有白菜炖肉。”打招呼的工夫,宋联娥的饭盒中已盛满热腾腾的饭菜。

  “一荤一素加上一汤,才10块钱,俺天天来长者食堂吃饭。”宋联娥在一旁的餐桌坐好,开始享用午餐。

  未来小区共有居民85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两成。

  网格党支部成员刘卫红了解到,个别独居老人中午吃饭常常只能对付一口,他们希望社区能够建立一座食堂。刘卫红将这些想法整理后反映给了小区网格党支部与社区党委。

  经商议,社区党委与小区网格党支部决定在小区内开办长者食堂方便老人就餐。张宝然带领社区党员勘察场地,最终选择两间闲置的储藏室,将其改造为食堂。王淑兰组建志愿者队伍,承担食堂打饭、刷碗等工作,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障人士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老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也要想办法。”文汇社区党委牵头在未来小区建立手工业合作社,引入辖区服装生产企业,居民得以灵活就业,实现“居家、顾家、养家”三不误。合作社建立至今,共辐射带动辖区110多人次参与,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

  截至目前,滨城区共建立文汇社区、彩虹湖社区等11处城市社区合作社“微工厂”,带动1000余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老年人集中的老旧小区,增设医疗便民服务点180处,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6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设置托育服务点,建设儿童友好型小区。

  “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社区变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走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的新路子。”滨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一鸣介绍,滨城区将继续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服务升级,让社区居民的“幸福底色”更足。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11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