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23:32:56 来源: sp20250107
大型纪录片《共同的建造》着眼于中国海外项目建造工程,让观众跟随中国建设者的脚步,去了解、感知、触碰“一带一路”生生不息的澎湃动力。
过去十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合作愈发紧密。经济的每一次交往,文化的每一分交融,都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无论是基建工程,还是民生项目,都切实地为各国人民送去美好与幸福,也为中国赢得越来越多的好评和支持。
2022年末,《共同的建造》正式启动。共建“一带一路”有太多亮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初选阶段便收到多达130多个选题提案。这些故事让创作团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位奋战在“一带一路”工程最前线建设者的付出。
故事的选择,要考量地理、自然、政治、经济、农业、民生、气候、治安、交通等诸多因素……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选择。但我们最看重的,始终是故事中那股触动人心的力量。
比如在南亚地区,中国建设者跨越印度洋嘎杜海峡,在远洋深海珊瑚礁地质上为马尔代夫建造跨海大桥,这在全球都没有先例;269公顷的吹沙填海,将一片汪洋大海变成一片金色土地,让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蓄势待发。在东南亚,柬埔寨正在建设最大的机场;中老铁路让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在南美,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正在修建,波哥大人民期盼坐上轨道交通的心愿即将实现。在非洲,被封闭在农业社会数千年的马拉维,铁路建设正助力这个国家工业化时代的开启……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如同一个个强有力的音符散落在“一带一路”上,汇聚成最美和声,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至此,一张世界地图成为创作团队最重要的工具。画图、规划线路、计算、分组、设计行程等一系列统筹策划工作紧密进行,只为让故事的呈现更加完美。
2023年初春,《共同的建造》50个精心挑选的故事最终得到确认,前期摄制正式启动。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全球拍摄。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摄制队伍身背摄影包,跟随中国建设者的脚印,翻越帕米尔高原的群山,绕行“南美洲脊梁”安第斯山脉,穿梭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奔驰在非洲大陆的马赛马拉大草原,驻足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撒马尔罕……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建设者援建了南太平洋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学校。孩子们告诉拍摄团队,这是“中国送来的最好礼物”。
在坦桑尼亚,我们邂逅了皮特·马桑加——坦赞铁路局高级机械工程师。这位72岁的坦桑尼亚老人有着一双独特的蓝色眼睛。1972年,他来到中国学习铁路专业,就是为了回国后到坦赞铁路工作。每一段清晰如昨的记忆片段,经过老人的讲述,如电影般呈现在摄制组眼前,让摄制组看到了他与这条铁路共同经历的风雨岁月。
在塔吉克斯坦,胡杰康公路修复项目是塔吉克斯坦国家路网可持续提升改造计划重点项目之一。这条58公里的公路,连接着3个地区,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改善当地出行条件。这里紫外线强,天气燥热,拍摄时,一名中国员工当场就热得流鼻血,导演的运动鞋直接被沥青路面烫坏了整张鞋底。就在这时,当地村民骑着毛驴送来了西瓜和冰水。项目经理告诉我们,他们在建设中总能感受到当地居民给予的温暖和善意。拍摄正赶上古尔邦节,附近的村民热情邀请远道而来的建设者回家与他们共度佳节。鹰笛吹响,瓜果飘香,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似美酒般甜美浓郁。
还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建设项目所在地员工的中文名。在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的一位员工给自己取名“赵一曼”,她知道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先烈的名字;柬埔寨一位年轻人叫“李想”,他说,他的努力打拼就是代表金边年轻人的理想抱负;尼日利亚首位城铁女司机伊萨赫·阿比奥拉的中文名叫“白杨”,希望自己像白杨树一样“干净、挺拔、向上生长”……一个个中文名字不仅是交流的便捷,更是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我们说着蹩脚的英语,他们说着拗口的中文,沟通交流却毫无障碍,遍布四海的朋友圈,就这样越来越大。
回顾历史,这样的交流与往来古已有之。早在唐代,杜环在阿拉伯漫游十年,他在巴格达也曾见过中国建设者的身影,品尝过热带沙漠的美味椰枣。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从未停止。我们期待将这些现实中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荧屏上。
在这场跨越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拍摄中,还有一件物品让人尤其难忘,那就是摄制组的工作服——一件印着“共同的建造”标志的普通T恤衫。这5个字,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传递着一个信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团结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拍摄现场,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常常被当地人竖起大拇指点赞,用中文打招呼:“你好!”“中国,你好!”那生涩的腔调与洋溢的热情,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善意。各国的建设者,大使、市长等官员,还有普通民众都主动在工作T恤上签下名字。
5条拍摄线路、5件签满了名字的T恤衫,是摄制组跨越千山万水带回来的珍贵礼物。这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讲好共同建造的故事,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待。这也代表着真挚的友情——来自世界各地、说着各种语言的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紧密相连。
2023年的盛夏,《共同的建造》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本次拍摄采用全4K拍摄,总体素材量近300T,每一个镜头对我们而言都弥足珍贵。每一分,每一秒,甚至每一帧的镜头,我们都要在反复地推敲与斟酌中做出选择。
不仅如此,剪辑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意外的困难——语言。全片涉及的语言超过20种,为了加快进度,导演和剪辑师摸索出一套全新的剪辑方式——“猜测式剪辑”。他们通过当初采访的大致印象加上被采访对象的神态、表情、手势、动作来辅助粗剪,再由不同语种的专业翻译多次反复校对。神奇的是,“猜测式剪辑”跨越了国别和语言,在专业翻译校对的验证下准确率高达80%。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后,饱含同样的真挚感情。
历经风霜,走过四季,《共同的建造》终于登上荧屏,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工程类纪录片往往专注于表现技术的高度、建造的难度、工艺的精巧,用凝练的表达方式力求客观科学的呈现。然而《共同的建造》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讲述方式——在雄浑的工业符号背后,大量注入烟火气息的凡人故事和多彩缤纷的异国风情。纪录片从多角度进行创新实践,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影像故事真实鲜活地展示中国与“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商共建共享,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的十年成就。每一座桥、每一条路都连通着更为广阔的世界与机遇;每一条管道、每一所学校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与当下的幸福。这部历时近一年、凝结着创作团队心血结晶的纪录片,让参与者更真切理解到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的精神内核,更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作者系大型纪录片《共同的建造》制片人)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