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有中培优”(新气象 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5-01-04 20:19:29 来源: sp20250104

  图①: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万亩盐水石榴基地   图②:曲靖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区   图③:曲靖市麒麟区麒麟水乡景区   (曲靖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暑期,中心城区人口只有百万的云南省曲靖市,每天迎来超过20万游客。曾经,这个传统工业城市“一煤独大”,如今,旅游业等新兴产业表现亮眼。

  早在2013年,曲靖就开始探索产业转型:从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到培育新能源电池、绿色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三大绿色产业,再到打造高端食品基地、发展清凉经济……曲靖市立足自身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无中生有”“有中培优”,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样本。

  

  从“一煤独大”到绿色低碳

  短短5年,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便从一片荒芜中“长了出来”。

  走进曲靖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德方纳米宽敞干净的厂房内,一条条标准化生产线上,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正有序生产。园区主路旁,可见布满尘土的废旧厂房和无人问津的旧设备,记录这座城市过去的工业发展。一新一旧,背后是曲靖的高质量低碳转型之路。

  地处云南东北部的曲靖市,各类煤炭资源储量171.91亿吨,是全国24个主要产煤区之一。守着“黑金子”的曲靖“因煤而兴”,有过一段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期。2012年以来,受煤炭市场产量、销量、价格整体下滑影响,“一煤独大”的曲靖不仅面临发展危机,还欠下地层塌陷、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账。

  路在何方?立足比较优势,锚定绿色发展。曲靖市从打造“世界光伏之都”起步,引进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又逐步开拓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等新产业,通过主动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实现了工业“由黑到绿”的转身。

  在德方纳米董事长孔令涌看来,之所以选择曲靖,成本降低是一个原因,好的营商环境是打动企业的另一个原因。“2018年市里招商团队7次到深圳与我们洽谈,‘先建后验’让项目建设明显提速。”他感慨,企业早投产、产品早上市,比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更有吸引力。

  不到5年时间,德方纳米就在曲靖市接连投建了十几个项目;晶澳科技前两期项目实现满产,三期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也已开工;曲靖隆基涉及422亿元投资的系列项目有序进行……曲靖按照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的思路,形成新能源电池、绿色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元级产业。

  2022年,曲靖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142.55亿元,增速位列云南省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连续4年达20%以上;近4年来,曲靖市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年均增长15.7%;曲靖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达98.4%……这个传统工业城市,已经闯出一条产业高质量低碳转型之路。

  从“只管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

  全国魔芋种芋,超过一半来自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的魔芋交易市场更是成为全国种芋交易的晴雨表。

  金秋9月,在曲靖市富源县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的魔芋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农户们难得迎来短暂的休息,1个月后,管护了大半年的魔芋将进入采收期。“今年收成不错,预计全县魔芋产值能超过10亿元。”富源魔芋研究所所长殷减清介绍,从1998年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大规模集中连片种植,富源县成为全国10个魔芋产业重点县之一。

  小魔芋,如何发展成了10亿元的大产业?背后是从“只管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变。

  “富源魔芋种植已有百年历史,但由于没有进行深加工,魔芋产业在富源长期处于‘冷板凳’。”殷减清说,近年来,富源县围绕种源和连作障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科研工作,提高种植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魔芋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了上游生产优质原料、下游有系列产品、产业链紧密连接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在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返乡创业的刘凯槟借款30万元种植玫瑰。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他掌握了技术、了解了市场、摸清了渠道,近七成玫瑰还长在基地时就已经确定了买家,超过200家批发商、2000家花店与刘凯槟的公司有线上线下业务往来。

  利用自己掌握的种植信息和大量商家渠道,刘凯槟构建起从生产前端直接销售向终端的业务平台。商家需要什么,他就种什么,订单化生产,利用自己标准化、高品质的优势,赚取品牌溢价。目前,陆良县已有17个村委会入股刘凯槟的公司,每年光是土地租金和村集体分红就超过2000万元。

  曲靖市会泽县曾是出了名的深度贫困山区。原本在外地将挖掘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段自东,偶然得知高寒冷凉、光照充足的山区,适宜种植夏季草莓,便抱着尝试的心态,回到自己的家乡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租了100多亩土地试种草莓,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在他的带动下,野马村家家户户种起草莓,亩均实现利润上万元。如今,会泽县夏季草莓的种植面积占据全国夏季草莓种植面积的80%,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8.1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14亿元。

  通过实施产能提升、种业振兴、油料扩种、协同发展、绿色生产及产业延链“六大行动”,曲靖市全力打造高端食品基地,推动全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从旅游到“旅居”

  南城门广场舞的主力是四川游客,公园里最常听到的外地话是重庆话,曲靖老年公寓内吹拉弹唱的很多是湖南游客……曲靖这个深居滇东北的工业城市,今年暑假日均接待超过20万游客。还有一个数据更耐人寻味:游客在曲靖的平均旅游天数超过10天。游客到曲靖,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旅居”。

  接近1900米的海拔,让曲靖有了夏季平均19℃的天赐“凉”机。依托清凉资源,曲靖市牢牢抓住从“旅游”到“旅居”的新机遇。在曲靖市副市长吴静看来,清凉经济既是靠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更是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的“温暖工程”:完善的基础设施,暖心的公共服务,让外地游客能像本地人一样在曲靖享受生活。

  清晨,鸟鸣阵阵,炊烟袅袅。在罗平县板桥镇云上村的农家小院,四川游客赵云朋醒来后打开窗户,感受清凉的山风。罗平县有着“东方花园”之称,每年春天百万亩连片油菜花尽情开放。3月初,赵云朋和妻子约上2个朋友慕名前来罗平看花海。在小有名气的景点金鸡峰丛,油菜花和喀斯特峰林的壮观景象让他们沉醉。

  怎样让这些游客留下来?罗平县试点建设以“花间赏、云上住、维古养、龙潭忆”为主题的“云上村”乡村振兴示范园,并聘请3位乡村职业经理人负责市场经营。

  有项目、有资金,硬件设施提升并不难。牛舍变网红民宿、石头房变乡愁集市、农民变咖啡师……整个园区在保留古朴风格的基础上,田园变花园、村庄变景点。“最大的问题是,花期一过,几乎没有游客呀!”3位经理人遇上了难题。

  淡季外地游客难吸引,就开发本地市场。游园会、“鹊桥会”、乡村好声音……3位年轻人脑子活泛,坚持每月策划1个主题活动,又新奇又接地气,提前在社交媒体上做宣传,不仅吸引十里八乡的人来游玩,连邻近省份也有人专程驾车来体验,平日高峰时一天能有1000多名游客。现在,云上村又抓住新机遇,成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前来研学的学生一批接一批。

  同样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还有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高欣介绍,曾污水横流的村庄经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后,南傍百亩塘花,西有河流潺潺而过,行走村里处处皆是微景观、小花园,暑假期间每天村里游客过万。

  清凉经济不仅靠天气,还考验着整个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擦亮一个品牌,用美誉度赢得知名度,曲靖市正探索换道超车、从旅游到“旅居”的发展之路。

  (蔡树菁、滕仕矿、张澄澄参与采写)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