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6:55:37 来源: sp20241228
辽宁省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 华摄
金秋十月,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口湿地的红海滩,迎来了一年中的最佳观赏期。每当潮水退去,簇簇翅碱蓬宛若片片红毯,与黄绿色的芦苇、深褐色的潮沟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态画卷。
作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盘锦颁布施行《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财政奖补政策和实施方案,编制湿地管理计划及生态预警方案,并在保护管理工作中予以实施,使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坚持“陆海统筹、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郭管理站,智慧管理平台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个视频监控点位的情况。
“这一平台分为4个模板,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本底资源调查、移动巡护监测和环境监测。”东郭管理站站长郝延明点开生物多样性监测模块,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鸟类数量统计等信息一目了然。
“盘锦对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盘锦辽河口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高点野外视频监控系统17处,对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繁殖地进行重点监控,初步建立了‘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管理体系。”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湿地和草原管理科科长刘野说。
辽河口湿地是辽东湾的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径流、净化水质、固碳增汇、防浪固土等生态功能。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地一度利用辽河口湿地滩涂发展围海养殖,成片的湿地被分割成“格子间”,天然植被大面积损毁,近岸海水受到污染,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让广袤湿地重新焕发生机,盘锦于2015年启动“退养还湿”工程。到2020年底,工程区内598户养殖业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面积8.59万亩,恢复自然海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工程治理地区已实现自然水系连通、生物洄游通道贯通,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栖息生物种群数量日益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盘锦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纪金章说。
盘锦坚持“陆海统筹、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施了多项湿地修复项目工程。“其中,盘锦红海滩湿地修复项目通过潮沟清淤疏浚、底栖生物种群恢复、种植补植翅碱蓬等措施,改善和恢复了区域内翅碱蓬的生长环境,扩大翅碱蓬的植被覆盖面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张海来说。
为更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盘锦在辽河口湿地连续10年实施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耕地补偿受益农户4750余户,生态补水4.4亿立方米以上;实施油气生产设施退出及生态恢复工程,辽河油田累计关停退出油气水井813口,生态恢复井场231座,生态恢复井站6座。
湿地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
走进辽宁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几名繁育员正在给刚出生两个多月的丹顶鹤幼崽准备饲料。“玉米和小鲫鱼是主食,还会辅以花生米和小螃蟹,均衡的营养能够保障它们健康成长。”辽宁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站长于长斌说。
每年4月至10月,是丹顶鹤人工繁育的关键时期。“技术人员需要时刻守在保护站,每隔两小时就要进行人工翻蛋、通风、测温、晾蛋等工作。”于长斌说。
辽宁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成立于2012年,先后采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以及自然繁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异巢并卵等方式开展试验研究,逐步提高丹顶鹤人工繁育成活率。2016年以来,基地已人工繁育丹顶鹤442只。
盘锦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处重要补给地,每年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达数百万只。其中,丹顶鹤的越冬种群数量由2010年的5只增加到2023年的112只。
为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和野外种群复壮,从2021年起,盘锦开展丹顶鹤的野化放归工作。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丹顶鹤野化基地的工作人员都会打开笼门,张开双臂一路小跑,把人工饲养的丹顶鹤“赶”向天空。
“这样的训练,目的是培养丹顶鹤的飞翔和野外觅食能力。”于长斌介绍,目前基地已野化放归丹顶鹤140只,累计监测到野外筑巢、孵化的丹顶鹤22对,成活雏鹤35只。据观测统计,2024年春季盘锦丹顶鹤野生种群数量达到808只。
通过多年的保护管理,盘锦湿地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目前在此栖息的各类野生动物多达494种。“盘锦还是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产仔地。”刘野介绍,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2年的1200余只增加到2023年的1.1万余只,西太平洋斑海豹由2000年的几十只增加到2024年的393只。
辽河口湿地是全球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湿地之一。当前,以辽河口湿地为主体的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以河口湿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将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鸟类栖息地、西太平洋斑海豹产仔地等划进国家公园范围。”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侯军说。
依托丰富、独特的湿地资源,高质量发展生态产业
站在辽宁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的瞭望塔上眺望,向海一侧是浓烈如火的红海滩,向陆一侧则是一幅壮观的稻田画,不少游客在栈道上拍照打卡,体验小火车、高空自行车等游玩项目。
“我们将稻田开发成旅游风景,使之成为红海滩旅游的一部分。”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辉说,随着游客数量增多,附近村民有的在景区工作,有的经营起农家乐,日子越过越好。
二界沟开海节、中国最北海岸线冰凌穿越、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盘锦市接待旅游者人数2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64.5%;实现旅游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3.3%。
依托丰富、独特的湿地资源,盘锦积极推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盘锦积葭生态板业公司的生产车间,芦苇秸秆经过粉碎、碾压、裁板、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一块块家具板材,销往全国各地。
为实现芦苇资源化利用,被碾碎的芦苇还被加工成菌棒,培育出品种各异的蘑菇。“与木屑相比,芦苇的木质素、纤维素、糖分含量更高,是做菌棒的好原料。”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红说。
国家公园是科普教育和生态体验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栖息繁衍的鹭鸟品种,不仅有白鹭、夜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辽河国家湿地公园鸟乐园里,讲解员正在为游客们介绍园区对鹭鸟的保护情况。
鼎翔生态旅游公司经理李林告诉记者,鸟乐园的主要功能是湿地科普,目的是让游客树立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的意识。
盘锦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节点,我们组织动员全市各行各业、志愿者等参加全民净滩、观鸟知鸟、湿地体验等系列科普宣教活动,带动约46万人次参与。”刘野说。
侯军表示,将继续加强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的巡护保护、生态恢复、社区协调发展和科普宣教工作,争取把辽河口国家公园建成我国陆海统筹保护的典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05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