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4:17:10 来源: sp20241128
文/刘育英
今年年初,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
当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相提并论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将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形成巨大市场空间。
那么,与其他要素相比,数据产业生态图景如何?如何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数据产业又蕴藏着哪些创业机会?国是直通车记者近日采访软通智慧数据要素首席科学家林镇阳博士。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第五要素”意味着什么?
国是直通车:为何说“数据要素”是重大理论创新?
林镇阳:世界上公认的四大生产要素分别是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在国际上,数据更多被看作生产资料,而不是生产要素。
2020年,中国率先提出数据是第五大生产要素,这是非常宏大的构想和范式突破。数据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势必会影响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全社会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实践创新。
2022年,“数据二十条”的出台奠定了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明确了数据的三权分置,是在国家层面的第一次破题。2024年,财政部提出数据资产入表,意味着数据资产化,因此2024年可以说是数据资产元年。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正在不断的理论探索和产业实践之中稳步推进。
国是直通车:数据资产和数据要素有何不同?
林镇阳:数据从资源到要素,是不同的实践阶段。过去十多年中国各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都是解决数据资源化的过程。
今年财政部提出的“数据入表”,意味着数据不仅是资源,更是资产。很多科技公司最大的资产是数据,数据“入表”后,数据可以像专利一样成为无形资产,进入财务三张表中,未来可以融资抵押甚至证券化。
数据资产化后是数据的产品化,即数据作为产品去交易或提供数据服务。例如,智能推荐就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服务。又例如在上海等城市,患者在医院看完病后去保险公司理赔不再需要拿一堆纸质材料,整个过程是“无感”的,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就是一种数据服务典型案例。
在数据产品化产业化后,下一步是数据资本化,数据要素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极大释放。目前中国的数据产业实践在不同层面逐步推进深化。
如何“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国是直通车:让政府公共数据合理合法合规地进入企业主体使用,你提出参考土地的一二级市场交易,具体可怎样做?
林镇阳:这是类比我们的土地经济。在一级市场,城投公司在获得土地的授权运营后对土地进行“七通一平”,然后投入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交易后,各类开发商再开发出商超、医院、居民小区等商业经济体。土地经济就是在一二级市场的不断协同中运行和逐级价值放大的。
在数据市场,零级市场是数据在政府部门之间共享和交换,这是数据的内循环。例如在一些机场的快速安检通道,就是相关公共数据、授权后的个人出行等数据开放给了机场“易安检”民航管理部门,服务于便民生活。
政府持有的公共数据给到市场和企业则是数据的外循环。一级市场的主体主要是各地逐步成立的数据集团,类似于土地市场的城投公司,由政府授权其运营。由于这些数据的高敏感性,数据集团基本都是由国企承担工作,如建设算力中心、数据中心,基础的数据采集、清洗、加工、存储、治理、安全保障等基础工作。经过此步骤初步加工,形成后面企业可以直接调用的数据。
数据的二级市场,主体是数据产品的加工商,加工成各个行业的数据产品,如工商领域的数据产品企查查等,就是数据商加工形成的产品。
国是直通车:中国各地已经形成了很多数据交易所,但目前看除了头部城市外运行情况不是很顺利,对此怎么看?
林镇阳:中国各地目前已建立了50多个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所类似于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所,实际上由于数据资源的虚拟性等特质并不需要那么多。
与土地不同,土地必须在场内进行交易。数据交易所面临的问题是,数据并不一定通过场内撮合交易,也可以是场外的。目前的数据交易量还没有大到存在巨大信息差,需要通过中介市场来拉平,这是数据交易所面临的困境。
数据交易所未来的发展抓手可能是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后的入场交易,这些数据高度敏感,又代表公共职能,需要由政府进行“强管控”。
国是直通车:现在看数据交易所并没有带动起数据的交易,那么如何才能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把数据盘活?
林镇阳:一是夯实零级市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解决“供得出”的问题,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数据集团把数据做实。
二是一级市场需要政府强监管,解决“流得动”问题。
三是放开二级市场,让数据真正形成产品,真正市场化配置,至于场内交易还是场外交易,并不是重点。
万亿市场新机遇
国是直通车:数据产业的生态是怎样的,软通智慧承担怎样的角色?
林镇阳:从生态上讲,无论是零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中间还存在“管道”,包括数据的加工、清洗、形成数据产品等,此外还有监管方。
因此,生态上是五元角色:供给方、需求方、数据集团、数据商以及政府。目前中国数据产业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软通智慧作为深圳市国企控股企业,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数据资源供得出;同时为地方数据集团进行一级市场建设提供相关技术和服务,如数据的加工、清洗、安全保障和授权运营等工作,在部分二级市场行业也是作为数据产品服务商提供数据产品开发,如医疗健康、应急安防、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数据产品。
国是直通车:相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创富机会,数据产业将带来怎样的机会?
林镇阳:在3G、4G时代,电信运营商搭建好基础设施后,在应用端形成了很多新的业态,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外卖等,也诞生了无数应用公司,创造了巨大财富。
数据产业一样蕴藏着这样的能量。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的数据,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海量数据处于尚未资产化和产品化的状态,未来市场机会一定在二级市场的应用端、场景端,及数据要素×千行百业,这会产生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是直通车:未来个人数据是否能实现价值化?
林镇阳:在一级市场,更多偏重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而在公共数据中有着大量个人数据,未来可能会成立一个由政府某个部门来运营的数据基础设施,来设立个人数据账户或个人的数据银行,汇集个人的全部数据。
展望未来,或许在某个超级APP上可以查到个人相关数据,满足个人的知情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个人数据的财产权,极可能可以通过个人数据直接授权运营获得收益。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