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4:56:59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马帅莎)2021年9月以来,中国首次大规模开展核电厂及周围地区辐射环境航空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秦山、三门、田湾、徐大堡、昌江、福清和漳州等8个核电厂的航空调查工作。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杨金政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中国核电设施运行安全、绿色、可靠,均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图为无人机核应急航空监测系统。 中新社 记者 赵隽 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近日组织媒体前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探访辐射环境航空调查如何守护核工业的安全生命线。
走进该中心,入眼便是一架约一人高的无人机,飞机底部装有核素监测装备,用于调查核设施的辐射情况,特别是在核事故放射性烟云、强辐射区域等有人机无法靠近的特殊情况下,无人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借助通信中继无人机,它可以实时监测核电站方圆80公里范围内的辐射水平。
图为无人机核应急航空监测系统。 中新社 记者 赵隽 摄在“双碳”目标下,未来中国将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经济、成熟的能源形式,其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约57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约2780万千瓦,在运在建核电机组79台,位居世界第二。
核安全作为核工业的生命线,事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金政表示,摸清中国各类核设施及周边区域的辐射环境状况,建立航空监测数据库,对于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加强核设施政府监管,为后期核设施运行状态评估、核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为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中国正在构建核设施“地空一体”辐射监测技术体系,航空监测是其中重要一环,它利用飞行器搭载监测设备,实现对空中或地表放射性物质的调查。
图为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杨金政(中)介绍航空监测装备并表示,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中国核电设施运行安全、绿色、可靠,均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中新社 记者 赵隽 摄谈及航空监测的优势,杨金政指出,不同于地面单点测量,航空调查不受地面交通和地形、地物、地貌限制,经济高效,是进行大面积辐射环境快速调查的最有效技术手段。它可以全面掌握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的分布特征,对于地面单点测量可能未发现的异常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掌握。
国际上,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一些核设施较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惯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航空监测,获取核设施及周边区域的辐射水平数据,确认是否出现新的辐射污染,评估核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对秦山核电站等重点核设施进行了辐射环境航空监测。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辐射环境航空监测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杨金政说。
2021年9月以来,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完成了中核集团8个核电厂的航空调查工作。“这次调查填补了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辐射环境航空监测数据空白,为防护设计的改进提供了技术依据。”杨金政说,统计数据显示,在运核电厂均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他进一步指出,科研团队根据航测数据,绘制了秦山、三门、田湾、福清、昌江五大在运核电厂基地周边50千米范围内空气吸收剂量等值图,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发现航测数据均在正常合理范围内,核电厂的运行未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按照计划,中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内全部核设施的辐射现状首轮航空调查,并建成航空监测数据库。“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在运核电站的航空监测频次标准,确保核设施绿色、安全运营。”杨金政说。(完)
【编辑:黄钰涵】